第四章 水分.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水分

第四章 水分 一、空气湿度 二、蒸发和蒸腾 三、水汽凝结和大气降水 四、水分与农业 第二节 蒸发和蒸腾 蒸发是水分从液态变为汽态的物理过程,是水分循环的起点,是地表水分平衡、热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蒸发应该包括: 陆面蒸发 水面蒸发 植被蒸腾 冰雪升华 三 、 植物蒸腾 1、植物的蒸腾作用 ?要了解植物叶子的蒸腾过程及叶子的气孔阻抗 如果叶片不蒸腾,则全部热量将都用于H 即Rn=H+LE=H 则H= Rn 如果此时土壤干旱无水供蒸腾,叶温将升高。 重要结论:如农田作物叶片明显升温,说明农田已缺水了,需进行灌溉了。 蒸散量测定方法 器测法    应用蒸散计(内装生长着植物的土样的柱状仪器)定期测定土壤水分损失量。 经验公式法   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蒸散量与各种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建立计算蒸散量的经验方程。 水分平衡法   在地下水较深,对根分布层无水分补给的情况下,通过定期测定降雨量和土壤水分含量以确定蒸散量。 湍流交换法   通过测定近地面层的水汽梯度和湍流系数以计算水分的垂直通量,从而确定蒸散量。 热量平衡法   通过测定地表热量收支的各分量以确定消耗于蒸散的热量。 综合法   综合应用热量平衡方程和湍流交换方程计算可能蒸散量(见可能蒸散量),再用可能蒸散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及植被状况参数建立函数关系,计算实际蒸散量。 蒸发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同 蒸发量的空间分布,因气温高低、海陆分布、水汽含量多少等而发生变化 :低纬度气温高,蒸发量也大;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洋蒸发量多与大陆,并有自沿海向内陆显著减少的趋势; 蒸发量与所在地区的降水量也有关系 降水量多的地方蒸发量也大;反之,蒸发量小;干旱地区蒸发能力强,而实际蒸发量却很少。 地面蒸发分布 1. 全球蒸发分布的特点: ①高纬度地区蒸发小(能量少); ②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海洋蒸发(水源充足)高于大陆蒸发; ③西太平洋和大西洋,冬季蒸发量最大(风大,暖洋流); ④洋面最大蒸发位于信风带(风大),赤道有一个低值区(冷水、无风); ⑤陆地蒸发最大值在赤道(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多,植被茂盛);次高值在中纬度的西风带(风速大)。 2. 我国地面蒸发分布的特点: ①蒸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②长江流域以南、东南沿海及两湖盆地蒸发较大(地表水分较大); ③西部内陆,气候干燥,降水小,蒸发小。 ④冬季蒸发小,夏季蒸发大。 雾淞 云是空中凝结物,空气对流、锋面抬升、地形抬升等作用使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时,就会形成云。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见到雾之后来了云,可能低气压要来临,是下雨的兆头。反之,如云消雾起,表示低气压已过,晴朗天气即将来临。    云的演变能预示未来天气的变化:云是天气变化最明显、最直接的标志,云的形状、数量、移动、颜色、厚度以及出现方位等反映了大气的运动和水分状态。 湿空气达到饱和的主要途径 – 对流 锋面体系 气团辐合 地形抬升 云的形成条件和分类 洁白光亮、一丝一缕的叫“卷”;弥漫大片,看不见边缘的叫“层”;一堆堆、一团团的叫“积”。 (1)热力对流 (积状云) 指地表受热不均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引起的对流上升运动。 积云,平底,向上发展 积雨云在13分钟内的发展 强烈发展的积雨云1 强烈发展的积雨云2 强烈发展的积雨云3 (2)动力抬升 (层状云) 指暖湿气流受锋面、辐合气流的作用所引起的大范围上升运动。 层 云 雨层云 高层云 卷云1 卷云2 卷云3 卷层云2 ★ 晕 波状云2 旗云(地形云) 火山云 UFO云 (地形云) 镜状云(地形云) (5)特殊云状的形成 堡状、絮状、悬球状、荚状等 冰雹的增长 冰雹的干增长 在含水量小而温度低的云区,因为冰雹碰并的水量少,因而冻结释放的潜热也少。再加气温低,雹块散热快,因此碰撞雹块的过冷水滴未及从冰雹表面漫流开来就已冻结为冰,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其圆球形,冻滴之间留有许多空隙,形成不透明层次。 冰雹的湿增长 相反,如果云的含水量比较大,环境气温也不太低,则冰雹的散热不及冻结潜热释放的快,被碰撞水滴只能有一部分冻结,过冷水在冰雹表面铺展成水膜,冻结过程在水与冰的交界面上进行,形成的冰层透明而密度大。 冰雹云结构 冰雹的增长过程 1、雹胚沿主上升气流边缘上升增长,可增大到1mm 2、被上升气流带到前方弱上升气流区 3、在上升气流前面下落入雹胚帘,可增大到5mm 4、从雹胚帘底随主上升气流上升迅速增长 5、在上升气流边缘下落 4-5可多次重复 6、冰雹在零度层上与过冷水碰并 7、长到足够大后下落到地面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