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单元 明朝
第八单元 明清 考研大纲 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明中期的政治、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晚明政治与明末农民战争 明清鼎革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 明清国家制度 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 明清思想、文化和科技 作业题 一、解释名词 靖难之役,卫所制度,东林党,郑和下西洋,土木之变,奴儿干都司,八旗制度,绿营兵,三藩之乱,更名田,驻藏大臣,改土归流,《尼布楚条约》,乾嘉学派 二、问答题 1、评价明清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2、评价张居正改革。 3、评价康乾盛世。 4、试述明清赋税制度的变化及主要特点。 5、试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及发展缓慢的原因。 6、试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及作用。 明清史参考书 吴晗《朱元璋传》,三联书店1965年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汤纲、南炳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傅衣凌主编《明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蕭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6年 郑天挺主编《清史》上編,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明 朝 (1368—1644年) 明朝概况 (1)明前期竭力推行加强专制集权的方针和政策,如废除丞相、创设内阁大学士、重用厂卫特务、文字狱等,使君权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前期国势总体上强大,并出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2)“土木之变”后,国势由盛转衰,宦官长期干政,小农经济遭破坏,边境局势动荡。万历时,出现张居正改革。 (3)明朝农产品商品化扩大,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工艺精湛,商业繁荣,市场活跃,更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4)明代文化繁盛,出现不少著名思想家,艺术和社会价值取向方面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动向。 (5)明末,统治极度黑暗,皇室带头的土地大兼并达到历史极致。关外满族兴起,关内起义遍地,明朝被农民战争摧毁。 第一节 明初的政治 一、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 二、靖难之役与永乐政局 三、仁宣之治(选学) 内阁制度的形成 “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 “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 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大学士。 内阁职在“佐天子出令”,即以票拟之权,辅佐皇帝处理政事,这是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但内阁不能统领监督百官、指挥诸司,又是大不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 2、严密监察制度 都御史:中央监察机构是都察院,长官左右都御史。都御史和六部长官都是正二品,称“七卿”。 监察御史:都御史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地方,“代天子巡守”。 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 科道官: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又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 三法司制度:都察院负责监察、刑部负责审案、大理寺负责复审都察院和刑部案件。 4、分割军权—军事制度 五军都督府:把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管理军政和兵籍。兵部奉旨调兵和任命军官。 卫所制度:自京都至府县,皆立卫所。一般5600人设一卫,长官为卫指挥使,下辖5个千户所;每千户1120人,长官为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卫所军士皆另立军籍,称军户。 据估计,洪武后期全国兵额约180万以上,永乐时增至280万左右。 科举考试内容:四书五经和朱熹注释。 考试文体:八股文 影响: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政策。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程朱理学之中。读书人为猎取功名,埋头于四书、五经,写空洞的八股文,对其他一切有用的知识概不留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科举制从此日益僵化。 思想文化专制:文字狱 这位当过和尚、参加过红巾军的皇帝,十分敏感,忌讳别人揭其老底。披阅奏章,动生猜疑。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替人写《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句;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替人作《万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句。“ 则”与“贼”同音,明太祖认为是骂他做过贼,一概处死。以后凡出现“则”、“光”、“生”之类文字的表章均获罪。这种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无辜遭祸,此后成为明清两代帝王实行思想专制的常用工具。 7、加强法制 《大诰》三编:是明太祖亲自撰写刊布的惩治豪强、官吏、百姓的刑事法规,反映了明太祖用重典的思想。用严刑峻法惩治官吏贪污渎职,其中凌迟、枭示、族诛者有几千案,弃市以下一万多条。 《大明律》:有相当多的内容沿袭唐律,但对直接危害国家统治的谋反贼盗以及重大经济犯罪,其量刑重于唐代。条例简于唐宋律,但精神又严于唐宋律。同时,纲常名教进一步融汇于明律之中,完成了理学的法典化。 8、抑制豪强、严惩贪官、杀戮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