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未来科技城四横二纵路网工程科技二路
K0+125.142~K0+172.142下穿通道
深基坑施工
监测方案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武汉未来科技城四横两纵路网工程项目经理总部
武汉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年月目 录
1 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2.1工程概述 3
2.2工程地质情况及地下水 3
2.3设计标准 4
2.4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 4
3 监控的目的和意义 4
3.1 监控的必要性 4
3.2 监控手段及意义 5
4 施工期信息化监测 5
4.1 监控项目 5
4.1.1 围护结构监测 6
4.1.2 支撑轴力监测 6
4.1.3 周围环境监测 7
4.2 测点布置及元件安装与保护 7
4.2.1 监测点布置及埋设要点 7
4.2.2 监测元件数量 11
4.2.3 元件埋设进程 11
4.2.4 测点保护 11
4.3 主要仪器设备参数 13
4.4 监测频率 13
5 施工期安全监控 14
5.1 监测数据处理与预警 14
5.3 巡视检查 15
5.4 监控人员配备 16
5.5 技术保障措施 17
1 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范》DG/TJ08-2001-2006,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2)下穿通道平面位于直线上,纵面位于0.3%的上坡路段,通道中心桩号为K0+148.642,采用钢筋混泥土现浇箱体,结构顶板、侧墙、中墙均采用C40防水混泥土,通道内垫层为C25混泥土,通道下采用C20混泥土垫层基础。通道出口为八字墙,墙体采用M7.5浆砌片石。通道分两个节段,中间11.73m处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2cm。施工采用明挖施工,先施工武汉绕城高速右半幅,保证左半幅通车,再施工左半幅。
(3)根据设计图纸本通道采用支护桩围护,基坑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4)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9.954米。2.4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
本基坑工程采用砼支护桩围护加支撑型式进行开挖。基坑开挖时,均采用分层、分区开挖,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修挖为辅。
由于本通道下穿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为保证高速交通运行的要求,本基坑采用分期施工、道路翻交的方法。
3 监控的目的和意义
3.1 监控的必要性
本工程区域,基坑施工安全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有一定的施工风险。
基于信息化施工的施工监控是基坑施工安全及控制周围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在、和基坑周边土体内埋设相应的传感器,作为深基坑开挖施工时的“眼睛”,随时掌握围护结构的位移、变形和受力情况以及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分析,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基坑开挖和基坑结构的安全。
3.2 监控手段及意义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资料,实施基坑施工变形位移的智能预测与控制,是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环节,是动态控制基坑施工安全的重要方法。监测中,随时将现场测试的基坑变形数据与变形警戒值进行比较,运用反演分析,辨识土体新的等效参数,建立更完善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开挖工况变形位移值模拟计算,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以进一步改善预测结果,确切保证施工中各受力部位的稳定与安全。
在基坑施工中严格执行信息化施工管理。根据监测信息并结合基坑结构受力、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对近期及远期基坑的运行情况进行较为可靠的预测,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施工及时提出有效的指导性意见,保证基坑的施工安全。一旦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则立刻实施施工预案,确保基坑、周围重要构筑物的安全。
同时可根据监测结果,检验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模式是否同实际状况相符,完善支护结构的计算理论。指导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4 施工期信息化监测
4.1 监控项目
根据本工程特点、现场情况及总体设计要求,监测内容设置取决于工程本身的规模、施工方法、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本着经济、合理、有效的原则,遵守工程施工的规律,合理设置监测内容。
针对该工程明挖条件设置以下的监测内容:
表4.1-1 监测项目表
序号 监测项目 项目内容 测试手段 1 围护结构 墙(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光学测量 2 墙(桩)顶竖向位移监测 光学测量 墙体内力监测 钢筋应力计 4 支撑系统 支撑内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尾矿库.pptx VIP
- 解读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pptx VIP
- 清华大学航空应用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讨论稿.pptx VIP
-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新教师数学教学培训PPT课件(2025).pptx VIP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ptx VIP
- 2025年成都天府一街初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成都铁中府河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搭建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方案.docx VIP
- 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筹建方案.docx VIP
- 高一三角函数习题(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