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 一、生平 二、创作 郭沫若(1892-1978) 张资平(1893-1959) 陶晶孙(1897-1952) 倪贻德(1901-1970) 广东梅县人。在日本学的是地质, 因参与创造社活动,陆续写作了 大量小说。 《沉沦》中的这首诗发出了失路者的悲音: 醉拍阑干酒意寒,江湖牢落又冬残。 剧怜鹦鹉中州骨,未拜长沙太傅官。 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 茫茫烟水回头望,也为神州泪暗弹。 “五四”以后,知识青年面临着觉醒以后无路可走的困境。他们在 尝尽求索的艰辛之后,寂寞与苦闷正如鲁迅所谓“大毒蛇”,“一天 一天的长大起来”,缠住每个人的灵魂,而因此产生“无端的悲哀”, 如果不具有清醒的自我反省意识,就极其容易流入“愤懑”[1],成 为一个个的“孤独者”。青年人的知识与阅历自然难以与鲁迅相当, 所以几乎在整体上陷入愤懑之中,无节制的哀怨、愤恨也就成为 他们笔下倾泻的主要情绪 。在这一点上,郁达夫不过启其端绪, 表现出“生的闷脱儿”(《南迁》对英文感伤一词〔Sentimental〕 的汉译) 。 [1]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郁达夫后来在《一个人在途上》(1926)中提及卢梭《孤独 散步者的梦想》(今译名为《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的 开头几句: 自家除了己身以外,已经没有弟兄,没有邻人,没有朋友, 没有社会了。自家在这世上,像这样的,已经成了一个孤独 者了。 自然地以孤独者自况了。 3、佯狂:作者之文学气质 郭沫若在《论郁达夫》一文中认为,“李初梨说过这样的话: ‘达夫是摩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这话最能表达了达 夫的实际。” [1] 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文学周报》合订本第5卷,开明书店 1928年版,第328页。 “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1],郁达夫服膺法郎士的这一 观点,因而他的创作与他本人的真实经历往往真伪难辨。郁达 夫愤世嫉俗的狂士姿态,顾影自怜的颓废样子,固然是一种率 性流露,其实也不乏自我标榜的做作,而无论如何,这都是他 用以化解自我精神危机、痛苦的一种方式。当郁达夫在现实社 会中遭遇挫折、冷遇和侮辱的时候,内心深处激起强烈的反抗 意识,然而他又是一个柔弱的人,反抗的思想只是郁结在心中, 反复蕴藉,造成个人的若干病态情状,于是只好在写作中排解。 卢梭像 郁达夫在思想、气质、创作方面受卢梭 极深的影响。他在思想上如同卢梭一样, 追求人性解放,反对一切压迫;在精神 气质上,都有大胆的自我暴露的一面,也 有极度自卑的一面;而在创作方面,两人 也都有“返归自然”的主张。 不过,郁达夫亦另有精神资源。历史小 说《采石矶》(1922)可见端倪。主人 公黄仲则是作者的自况,郁达夫体会最 深的地方,是“于许多啼饥号寒的诗句之 外,还是他的那种落落寡合的态度,和 他那一生潦倒后的短命的死”[1]。“狂者 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的传统士大夫风骨 在郁达夫身上体现为名士气度。 [1] 郁达夫:《关于黄仲则》,《郁达夫文集》第6卷, 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13页。 郁达夫的《沉沦》受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5)流行的 “私小说” 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狭义的私小说即是脱离时 代与社会,单纯地描写身边琐事与心境的。按久米正雄在 《私小说与心境小说》一文中的看法,就是直接把作者自 己暴露出来的小说。这是受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影响而产生 的一个变化。 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抒写 的是人生乃至人性固有的“寂寞”, 而《沉沦》所表现出的孤独、忧 郁、苦闷却植根于人的现实处境。 佐藤春夫像 4、《沉沦》所显示出的郁达夫的小说特点: 1)、摹写自我,但致力于捕捉个人的情绪流动,重在传达出 人物的精神气质,即“赤裸裸的把我的心境写出来”[1] 。 2)、细腻、流丽的笔致造就的感伤的抒情格调。 3)、结构与叙事的散文化。 郁达夫的小说情节似乎随情绪的流淌而任意发展,虽然不无枝蔓的地方,但也正因 为以情绪自然带动情节,高明者或能达致“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 所不得不止”的自如境界。如果用他本人所设定的标准“情调” 衡量,那么说他绝大多 数小说都在水平线以上就绝不为过。 [1] 郁达夫:《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郁达夫文集》第7卷,花城出 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55页。 《茑萝集》(1923) 《血泪》 《茑萝行》 《还乡记》 《茑萝集》与《沉沦》相比,除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讲_7298.ppt
- 第五讲 顺序图教学复习ppt.pptx
- 第五节:关节脱位.ppt
- 第五章:远程教育教学环境.ppt
- 第五讲果蔬机械冷藏.ppt
- 第五讲英文.ppt
- 第五章遥感信息提取及应用.ppt
- 第五讲——面试技巧.pptx
- 第五讲孔孟与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 第五课 文化创新专项训练.ppt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考试地理答案.doc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政治含解析.doc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英语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四川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政治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