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考语文 第十讲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情感表达及技巧品析复习教案.docVIP

天津市中考语文 第十讲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情感表达及技巧品析复习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市中考语文 第十讲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情感表达及技巧品析复习教案

第十讲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情感表达及技巧品析 第十讲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情感表达及技巧品析 适用学科 适用年级 适用 人教版 课时时长(分钟) 知识点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教学目标 2. 态度与方法:提高学生自主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上节课所学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内容的理解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理解诗歌情感,也即是诗歌的“志”。 二、复习预习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复习预习我们已经学过的诗歌的内容理解,常见表现手法等。 三、知识讲解 表达技巧 1、常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想像、联想、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化用典故、动静结合、渲染、烘托、含蓄委婉等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互文、反问、赋比兴等) 3、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白描、 细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诗词情感理解及技巧品析的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考点/易错点 例题精析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2015年杭州中考题)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霜前落木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黄河:代指故乡。羁宦:离家在外地做官。 【题干】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3分) 【答案】“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等。 【解析】题干中提到“丰富的情感”,所以情感不只一种,且要分析,所以一定要结合具体诗歌来分析。诗歌情感可根据分析关键词的方法来推知。“对花惊白发”中“惊”字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中“忆”可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中“书”“少”可感受到诗人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中“堪”可感受到诗人对宦游的厌倦。 例题精析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以下练习。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唐)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 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题干】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答案】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解析】适当扩展情景,2分;两层情感,各1分。 四、课堂运用 【】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题干】中间两联写景的诗意蕴悠长中间,请就此作赏析。 【答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满池的绿萍,斑斑点点的青苔,听鹤 唳,动态和静态的景物,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 【解析】考查学生对佳句进行赏析,重点强调学生对表达技巧的掌握。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月螺川①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诗人: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 【题干】 【答案】 解析: 【解析】联系诗句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具体分析即可。翻译: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