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五、六课助学案.docVIP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五、六课助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 趣“童趣”诗辑录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选自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选自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一选自白居易《池上》 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选自高鼎《村居》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选自范大成《田家》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选自胡令能《小儿垂钓》  走近作者沈复(1763一?),字,长洲(江苏苏州)人。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著有《浮生六记》自传体散文,共六卷,系沈复于嘉庆年间旅居外地多年的回忆录。书记叙了他和妻子的家居生活、生离死别以及各地漫游的见闻,阐发了自己不同凡俗的观点。每卷皆有小题目,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 教师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要掌握文言文的规律: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物外之(的,结构助词)心之所向昂首观之(指“夏蚊”,代词),项为之强昂首观之观:昂首观之(看);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景观) 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定神细观(精神、注意力);神游其中(感受、想象)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 为:项为之强(因为);以丛草为林(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鞭数十项为之强 2.沿用至今的成语:明察秋毫——原来形容视力极佳,目光敏锐,连极其细小的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后来形容人很精明,能够洞察事理。(同义词:火眼金睛、洞察一切,反义词:茫然不解、蒙昧无知) 夏蚊成雷——夏天的时候,成群文字的叫声就像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到风声和鹤鸣都害怕,看见一草一木都像是追兵。形容几段惊恐疑惧,或者妄自惊扰。 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课后)。 怡然自得——形容心满意足、十分愉快的样子。(同义词:怡然自乐,反义词:黯然伤神) 庞然大物——庞然,高而大的样子。指形体、体积很巨大的东西。仙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强大而实际上虚弱的东西。蹲其身,使与台齐徐喷以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件趣事?3、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1、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2、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课堂练习 1.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见藐小之物项为之强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方出神故时有物外之趣。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执竿入城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遂依而截之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我回想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连最细微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遇到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能够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我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我心里这样想,那成千上百只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我昂着头看它们(蚊子),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把烟喷向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形成了青云白鹤的景色,用我来看,它们果真就像鹤一样在云端鸣叫,我为此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体,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看,把杂草当作树林,把虫子和蚂蚁当作野兽,把土块碎石突起的地方当作山陵,把凹下去的地方当成山沟,我的精神融入其中,心里感到愉快而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看它们,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有个体形庞大的家伙以拔倒山压倒树的气势冲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到肚子里去了。(当时)我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出来,(等我)神志恢复时,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文档评论(0)

hkod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