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P1绪论ppt课件.pptxVIP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P1绪论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P1绪论ppt课件.pptx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Marine Survey and Observation Techniques) 授课人:任杰(REN Jie) 副教授 海洋院学 近岸海洋研究中心 Email:renjie@mail.sysu.edu.cn Tel: 02084113678(fax) 海洋调查与观测 野外实习与考察 弧形海岸 韵律海滩地貌 鼎湖山植被、地质、地貌综合实习 七星岗海蚀遗迹 第1章 绪论 海洋调查的涵义: 海洋调查:应用各种仪器设备直接或间接对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及其它海洋状况进行测定,并研究其测定方法。 海洋调查一般是在选定的海域、测线或测点上布设和使用适当的仪器设要备,获取海洋环境要素资料,揭示其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一般分为综合调查和专业调查 1.1 海洋调查简史 1.1.1 单船调查时期(20世纪60年代前) 20世纪60年代前,海洋调查基本上都是以单船走航方式进行的。 特点:调查范围小、调查项目少、持续时间短,观测手段落后、调查海区集中。 主要成果:发现了海水主要成分相对含量恒定;性;绘制了世界大洋的海流轮廓;提出了风生漂流理论。 18′S:8次 19′S:133次 20S前半叶:166次 调查时段 事件 成果 1831~1836 英国贝格尔号球探险 达尔文解释了珊瑚礁的成因,出版了《物种起源》 1856~1860 北大西洋海底调查 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872~1876 英国“挑战号”环球科考 被誉为“近代海洋学的奠基调查” 1925~1927 1937~1938 德国著名的“流星”号调查 21个断面,310个站位,被誉为“海洋调查的代表性资料” 1947~1948 瑞典“信天翁”号调查 被誉为“近代海洋综合调查的典型” 1950~1952,英国“挑战者II”调查;1909~1931,间断进行的美国“卡内基”号调查;1931~1935,间断进行的丹麦“丹纳I-II”号调查,1950丹麦“加拉蒂亚”调查 1.1 海洋调查简史 1.1.2 多船调查时期(20世纪50-60年代中后期) 20世纪50-60年代中后期,多船作业盛行。 特点:调查范围大、调查项目多、持续时间长,观测手段先进。 主要成果:发现了赤道潜流;弯流多涡性等。 调查时段 事件 成果 1955 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主持的“北太平洋联合调查计划(NORPAC)” 美、日、加、前苏联等10余船 1957~1958 国际地球物理年(IGY) 参加国家17个,调查船达70艘 1960~196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印度洋(IIOE)调查 参加国家13个,调查船达36艘 1963~1965 国际赤道大西洋合作调查(ICITA) 以多船观测和浮标阵观测 1986~1990 中美西太平洋热带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调查 350站位,36条断面 1992~1993,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热带西太平洋海气耦合响应试验;1984南极考察;1999年北极考察。 1.1 海洋调查简史 1.1.3 无人浮标站的全天候连续观测 浮标调查可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全天候无人值守观测。 观测式:固定式、自由漂浮式、水下自动升降式等。 水下机器人(ROV) 1.1 海洋调查简史 1.1.4 海洋遥感的大面积同步观测 航空遥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了“航空海洋学”概念。 航空/航天遥感的优势与不足。 海洋“涡流大观图” 。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1889年时创作的名画《星空》 1.2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早期的海洋观测系统可追溯到美国在二次大战时建立的大西洋气象观测队,和1952年美国海军用于监听前苏联潜艇海底的“声波监听系统(SOSUS)。 20世纪80年代中起 :TOGA、LEO-15、MVCO、CBOS、C-MAN、SEAWATCH和MERMAID都是这一时期启动的欧美的具体近海环境监测系统的代表 。 近二十多年来 :美国热带大洋全球大气(TOGA) ;美国生态长期水下观测站(LEO-15) ;夏威夷水下地学观测站(HUGO);欧洲 ESONET,日本 ARENA计划 ;韩国无人海上观测站。 图1 深海海底实验室(ABEL)构想图 A. 海底实验室(benthic investigation laboratory);B. 卫星定位站(satellite investigation station);C. 投放与释放器(deployment and release module);D. 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据Berta et al.(1995)。 1.2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自1978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SeaSat-1,标志着海洋观测进入立体监测时代。 当代海洋监测的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