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2.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2

(2)常见大气污染指示植物 二氧化硫污染指示植物:如地衣、苔藓、芝麻、向日葵、落叶松等 氟化物污染指示植物:如郁金香、杏、葡萄、梅、雪松(幼嫩叶)等 二氧化氮污染指示植物:向日葵、番茄、秋海棠、烟草等 (3)指示植物的选择方法 现场比较评比法 栽培比较试验法 人工熏气法 (5)监测方法 选择可靠的指示植物,了解其受害症状和受伤阈值,然后根据受害程度大小估测大气污染物的成分、浓度和范围。 注:受伤阈值指引起指示植物受害的污染气体的最低浓度和暴露时间 2. 现场调查法 具体方法: (1)选择观察点 (2)调查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扩散规律 (3)选择观察对象 (4)根据调查目的和人力条件确定观测时间 (5)确定观测项目 (6)根据调查和资料对比分析,确定各种植物对有害其他的抗性等级。 4. 现场盆栽定点监测法 将监测用的指示植物栽培在污染区选定的监测点上,定期观察,记录其受害症状和程度,来估测污染物的成分、浓度和范围,以此来监测该地区大气污染情况。 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检验步骤:无菌操作条件下,1ml水样注入培养皿,接着再注入15ml已融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基,混匀。凝固后培养24h进行计数。细菌数=每皿细菌数×稀释倍数 菌落计算方法与报告方式 不同情况的计算方法 报告方式:用10的指数法表示 (2)大肠菌群数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状细菌,能在37℃培养24h内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中,在肠道中普遍存在并且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故大肠杆菌群的检测作为监测水体是否受粪便污染的指标。 大肠菌群数指每升水样中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量。如每升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 大肠菌群数的测定:发酵法(多管发酵法或三步发酵法)和滤膜法。 1. 一般描述对比法 根据对调查水体的水生生物的区系组成、种类、数量、生态分布、资源情况等的描述,对比区域内同类型水体或同一水体的历史资料,对目前的环境质量作出评价。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需要评价人员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且资料的可比性较差,不易标准化。 (1)几种生物指数的公式及含义 Beck生物指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物指数 公式:IB=2n A+n B n A为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中不耐有机污染的种类,n B为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中能耐受中等程度的污染但非完全缺氧条件的种类。 IB=0时,表示重污染; IB在1~10之间时为中等污染; IB大于10时为清洁水体。 硅藻生物指数:用河流中硅藻的种类数计算 I为硅藻生物指数;A为不耐污的种类数;B为对有机污染无所谓的种类数;C在污染区内独有的种类数 (2)生物指数法的应用特点 方法简单,有一个粗略数字概念,便于比较; 缺点:需分类学和生态学专门人员进行种类鉴定,同时只考虑了种类数,而未考虑个体数量。 每种生物指数仅能反映生物学效应里六个方面的某几项信息,应用时最好用几种不同的生物指数及物理、化学指标,综合进行评价。 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 ni为i种的个体数;N为总个体数。d越大表示污染越轻 格利森(Gleason)和马格列夫(Margalef)多样性指数 S为种类数;N为总个体数。D越大表示水质越清洁 1. 生物标志物分类 有很多分类方法。应用最广的是将其分为暴露生物标志物和效应生物标志物。 暴露生物标志物(Exposure Biomarkers):可指示机体对化学污染物的暴露,但不显示发生这种变化所造成的不利效应的程度。如污染化学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及浓度。 效应生物标志物(Effect Biomarkers):可证明化学污染物对机体的不利效应。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 有些生物标志物即可只是机体对化学污染物的暴露也可证明对机体产生的不利效应。如DNA加合物 2. 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 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差异很大。 应从生态系统本身的生命成分中选取可以标度整个系统质的改变的参变量。如属于生态结构方面的营养结构、群落结构、种群年龄结构等。 二、生态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暴露评价:提供有害物质在生态环境中的时空分布规律,即受体所在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形态、浓度分布以及浓度的变化过程 受体分析:可能遭受危害的生物个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相关信息 危害评价:研究剂量-效应关系,提出某种控制指标或阈值 风险表征:根据上述信息综合分析,给出有无风险及风险大小的结论 3. 环境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听觉器官的影响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对内分泌的影响 4. 环境噪声标准及其居民主观评价法 执行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三、射频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一)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