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类传染病-百日咳
【第三類傳染病】-百日咳 ㄧ、認識疾病 (一)疾病確認 (一)一種侵犯呼吸道的急性細菌性疾病,疾病過程一般分為三階段 1、加答兒期(Catarrhal stage):疾病發作不明顯,只有輕微性咳嗽。 2、發作期(Paroxysmal):加答兒期之後1~2週,疾病症狀成為陣發性咳嗽,且持續1~2個月或更長。一般小於6個月之嬰兒及成人患者並無此典型的陣發性哮喘或咳嗽。 3、恢復期(Convalescent stage):發作逐漸減少且較不嚴重,可能繼續咳嗽2~3週後即痊癒。 (二)鑑別診斷 1、副百日咳在臨床上很難與百日咳區別,其症狀較為輕微,且常見於學齡兒童,但發生率不高。 2、副百日咳桿菌和百日咳桿菌判別有賴細菌培養的生化學及免疫學之方法。 3、二者類似之臨床症狀可能和許多種病毒有關(尤其是腺病毒)。 (三)確定診斷 1、在加答兒期或發作期早期可用鼻咽腔捲棉拭子(nasopharyngeal swab)取標本,或直接使用咳嗽平碟法取樣,以做正確細菌學診斷。 2、假定性診斷:採取鼻咽腔檢體做塗片,用螢光抗體染色法直接檢查,可迅速得到細菌學診斷,但此舉須由有經驗的檢驗人員執行,否則易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出現。 3、在哮喘階段時,白血球與淋巴球數目急遽昇高,唯此現象不出現於年輕幼兒。 (二)致病因子 百日咳桿菌及副百日咳桿菌分別引起百日咳及副百日咳。(三)發生情形(一)百日咳常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其他年齡層亦可能發生,但症狀較輕微或不明顯。以美國為例,1940年代後由於疫苗預防注射、良好的營養及醫療設施之改善,疾病發生率及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1960年報告病例每10萬人口約8個人,到了1970年每年發生率小於5,000例,1980~1990年平均每年發生率2,900例(每10萬人口約1個人),在1992~1993年發生率突然增加,原因不明。國際上在1996年也同樣有發生率增加的狀況。現在美國每年平均報告病例3,000~5,000例。臺灣過去40年來由於預防注射普及,百日咳發生率逐年下降,從1955年每千萬人口775人降至1977年每千萬人口僅4人左右,而1977年之後至今僅有少數零星病例;死亡率也從1955年每千萬人口43人降至1958年每千萬人口不及10人,而自1975年之後至今並無死亡病例。但在1992年5月,花蓮地區爆發流行後,蔓延至臺灣各縣市,全年共報告226例,發生率每千萬人口約111人,又回復到1958年時之高發生情形。1993~1996每年平均報告80~90例,1997年報告病例又增加至477例,由流行曲線圖看來和美國似乎有相同情形,每3~5年出現一流行高峰。2001~2003年每年平均報告之通報個案呈現趨緩,大約維持在170~200例之間左右。(二)臺灣病例概況臺灣於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分別通報313、170、203、191、190及184例病例,確定病例分別有47、6、18、26、21及38例,每十萬人口確定病例數為0.21、0.03、0.08、0.12、0.09及0.17。2005年確定病例之流行病學分布如下:1、性別:男性22例(57.9%)、女性16例(42.1%),男女性比為1.375:1。2、年齡: 年齡 1 歲以下 1-9 歲 10-19 歲 20-29 歲 30-39 歲 40-49 歲 50-59 歲 60 歲以上 病例數 21 2 3 5 4 1 1 1 38例確定病例中,1歲以下幼兒21例(佔55.3%),分別是出生滿一個月者10例、滿二個月者6例、滿三個月者3例、滿四個月者1例、滿九個月者1例。3、月份:每月幾乎均有確定病例,較多之月份分別為5月份7例、2月份6例、6及7月份各5例、3及8月份各4例。4、地區:38例確定病例中,以臺北縣19例(50.0%)最多,其次為臺中市5例(13.2%),臺北市3例(7.9%),宜蘭縣、南投縣、桃園縣、高雄縣各2例,台中縣、台南市、彰化縣各1例,其他15個縣市均未發現確定病例。(四)傳染窩人(尤指青少年及成人)。(五)傳染方式主要是由空氣傳染(間接)或飛沫傳染(直接),病菌經常由兄弟姊妹有時由父母帶回家散播。(六)潛伏期一般是7~14天,很少超過14天。(七)可傳染期加答兒早期陣發性咳嗽未出現之前具有高度傳染性,之後傳染力逐漸降低,約3週之後縱使病人仍有持續痙攣性咳嗽或哮喘,已不具傳染性。為防治疾病發生,一般計算傳染時間是依有無接受抗生素治療:(四)未經抗生素治療者,其傳染持續期是從加答兒早期至陣發生咳嗽症狀出現後3週為止。(五)服用紅黴素或安比西林之病人,其傳染期間僅持續至服藥後5天左右。(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