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8.应用.pptx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粉检测-8.应用课件

磁粉检测;选择磁化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1)工件的结构形状; 2)工件的尺寸大小; 3)工件表面的粗糙度; 4)根据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各部分的应力情况及可能产生缺陷的部位、方向。 ;1、焊接件磁粉检测 焊缝中的缺陷,尤其焊接裂纹,一般是与表面相通的,在使用中容易形成疲劳源,对承受疲劳载荷和压力作用的焊接结构,危害极大。磁粉检测对表面缺陷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可靠、设备简单、可方便地在现场检验,发现缺陷可及时排除和修补等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 1.1 检测内容 ⑴ 坡口: 分层:轧制缺陷,在板厚中心附近。 裂纹:分层端部开裂,平行板面;火焰切割裂纹。 检测范围:坡口面和钝边区域 ;⑵ 焊接过程中的检测 ①层间检测。 一是焊接性能差的钢种要求每焊一层检查一次,发现裂及时处理,确认无缺陷后再继续施焊。 另一种情况是特厚板焊接,在检验内部缺陷有困难时,可以每焊一层磁粉检测一次。 检测范围是焊缝金属及临近坡口。 温度高用干法(300-400℃),温度低用湿法。 ②电弧气刨面的检测。 目的是检验电弧气刨造成的表面增碳导致产生的裂纹。 检测范围应包括电弧气刨面和临近的坡口。;⑶焊缝检测 焊缝检测的目的主要是检验焊接裂纹等焊接缺陷 检测范围应包括焊缝金属及母材的热影响区,热影响区的宽度大约为焊缝宽度的一半。因此,要求检测的宽度应为两倍焊缝宽度。 ⑷机械损伤部位的检测 在组装过程中,焊接的临时性吊耳和卡具,割掉后有可能产生裂纹,需要检测。损伤部位的面积不大。;1.2检测方法选择 大型焊接结构使用便携式设备; 小型焊接件可用固定式设备。 一般根据焊接件的结构形状、尺寸、检测的内容和范围等具体情况来选择。 主要方法:磁轭法、触头法、绕电缆法、交叉磁轭法 ;7;8;9;10;11;3、焊接件检测实例 ⑴ 坡口检测 触头法:利用触头沿坡口纵长方向通电磁化,最有利于检测与电流方向平行的分层和裂纹。触头上应垫铅垫或铜网,以防打火烧伤坡口表面。 交叉磁轭法: 使用旋转磁场检验坡口是??用旋转磁场外侧的磁化场。操作方法是把旋转磁场置于靠近坡口的钢板表面上将C型试片放在下面坡口面,当板厚50mm其灵敏度可达到中等灵敏度 ;⑵ 电弧气刨面的检测 交叉磁轭横跨沟槽沿沟槽方向连续行走,用喷洒法或刷涂法施加磁悬液,原则是交叉磁轭通过后不得使磁悬液残留在沟槽内。 注意磁悬液不能残留在气刨沟槽内,影响观察。;⑶对接焊缝的检测 1)曲率半径大时,可用磁轭和交叉磁轭,要保证磁极与工件表面良好接触。 磁轭法检测时,电磁轭之间的最佳距离为100~150mm,每个检测区域应有15mm的重叠区。;2)交叉磁轭法常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对接焊缝。 使用交叉磁轭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磁极端面与工件表面间隙不宜过大,最大不宜超过1.5mm; ②、交叉磁轭行走速度要适宜,速度 最快2~3m/min,且要连续行走检测; ③、磁悬液喷洒原则:检测球罐环焊缝时,磁悬液应喷洒在行走方向正上方;检测球罐纵焊缝时,磁悬液应喷洒在行走方向正前方; ④、观察磁粉在磁轭通过后检测部位尽快进行。 ⑤灵敏度的校验,检测前、中间、结束用A型试片进行校验。;16;17;18;交叉磁轭法;3)如果工件的曲率半径太小,应采用触头法和电缆缠绕法磁化。(支杆可任意调整) ;21;⑸角接接头的检测 1)采用触头法,不受曲率影响,注意打火烧伤和过热。当工件曲率半径较大时,可用磁轭法(带活动关节),但要保证接触良好。 2)管板角焊缝的检测示意图 ;磁轭法检测管子对接焊缝;磁轭法检测管子对接焊缝;25;4) 使用绕电缆法检测角焊缝的纵向缺陷。注意焊缝与电缆间距a,一般要求在20≤a≤50mm。;27;28;1.4影响检测速度的各种因素;2、锻钢件磁粉检测 锻钢件是通过把钢加热后,经锻造、挤压成型。 2.1锻钢件检测的特点 1)锻造加工成型方法粗略分为自由锻和模锻,其工艺过程一般由下列工序组成: 下料──加热──锻造──检测──热处理──检测──机械加工──表面热处理──机械加工──最终检测──成品;2)形成缺陷的来源为: 锻造过程产生的缺陷——固有缺陷包括夹杂、气孔、疏松、缩孔;锻造裂纹、折叠、白点、发纹等。 热处理工艺不当——淬火裂纹; 机加工产生的缺陷——磨削裂纹、矫正裂纹。 表面热处理过程产生的缺陷——锻造裂纹、淬火裂纹;2.2检测方法选择 应依据工件形状、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