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西方的保守死VS东方的冒进死.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西方的保守死 听起来很像某种巧合,西方的企业一般都死于保守,比如摩托罗拉、IBM、宝丽来、柯达等,东方的企业一般都死于冒进,比如八佰伴、大宇、郑州亚西亚等。 其实,没有巧合。 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历史惊人的巧合后面一定会有某种合理的、可以解释的原因。 第一节 现象:西方企业保守死,东方企业冒进死 2008年东方出版社出版过一部书,书名叫《毒苹果》。 这部书的作者是罗伯特·赫柏德。罗伯特曾担任微软公司首席运营官,之前还担任过保洁公司营销副总裁。从罗伯特的资历看,应该说对美国企业是非常熟悉的。 罗伯特在书中主要指出了成功企业容易遭遇的九大陷阱: 1.疏忽:固守昨日的商业模式。 2.傲慢:让产品过时。 3.乏味:创新速度缓慢。 4.复杂:坐视日益烦琐的商业流程。 5.自大:为缓慢与迟钝找借口。 6.平庸:宽恕拙劣的表现,让杰出员工“凋零”。 7.了无生气:死于安乐。 8.胆怯:无力招架竞争对手。 9.混淆:传递矛盾的信息。 我们只需要稍加分析,就知道这9个方面都可以归结为“保守”。这正好就是西方企业的症结所在。 无独有偶,浙江人民出版社先后于2001年、2007年出版过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两部著作《大败局》和《大败局2》,书中先后介绍了中国民企成功后失败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是: 1.秦池:一代“标王”的悲剧。 2.巨人集团的覆灭。 3.郑州“商界航母”的沉没。 4.北京玫瑰园房产:冒险家折戟沉沙之地。 5.脆弱的三株“帝国”。 6.“爱多VCD”:“青春期”的“错觉”。 7.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8.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9.德隆:金融恐龙的宿命。    10.中科创业:那个庄家狂舞的年代。  11.华晨:“拯救者”的出局。    12.顺驰: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13.铁本:钢铁之死。 14.三九:中药的“最后一次失败”。 15.托普:十年一觉TOP梦。 这15家企业的衰败原因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冒进”。要么是冒进扩张,如郑州亚细亚;要么是冒进搞多元化,如德隆;要么是冒进追求高速发展,如顺驰;要么冒进搞品牌延伸,如未列其中的春都;要么冒进搞对外引资,如未列其中的神州,等等。 这时,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 西方著名企业大多死于“保守”;东方著名企业,包括中日韩的企业,大多则死于“冒进”。之所以要把日韩包括进来,是因为日本近年来倒闭的最大的企业八佰伴,就是典型的、疯狂的“冒进”失败案例,而韩国破灭的“大宇神话”同样是犯了“大跃进”的错。他们一样都是冒进的规模扩张,冒进的国际化、多元化以及冒进的高速成长。 这其中一定会有原因。 我把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节 原因:历史、规模、地位和环境的考量 原因之一:企业历史不同 美国工业化有200余年的历史,大型企业大多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比如,IBM成立于1911年,已是“百岁老人”,摩托罗拉成立于1928年,也有82年的历史。老一辈创业者都以稳健立身,他们会把这种精神代代相传下来。 同样是稳健,但它具有两面性。持续性地成功了,就是“稳健”,不能够持续性地成功,企业就衰败了,那就是“保守”。 IBM就是吃了这保守精神的亏。在前期,眼里只有“大型商用计算机”,视个人计算机为“玩意儿”;摩托罗拉也是吃了这个亏,保守在原有机型上,不思进取。 而东方的企业,尤其是中国民企,只有区区20-30年历史,这段历史又恰恰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浮躁心理盛行,如“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开张”。 这个时期的创业者没有父辈稳健持业的精神可以承袭,有的只是一种特殊的经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人文精神洗礼,以及“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切身体会,还有“文化大革命”熏陶出来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这些足够让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们疯狂一百次! 好友冯仑曾经给我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在去海南之前曾在牟其中的兰德公司一个战略研究所就职。牟其中要他们论证打通喜马拉雅山,把尼泊尔的季风引进来,以改善藏区的气候和土壤。你看,中国的企业家疯狂到何等程度! 原因之二:企业规模不同 IBM拥有全球雇员 30多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高达 914亿美元。摩托罗拉年营业额428亿美元,2011年8月谷歌对它的收购价为125亿美元。而中国的民企虽然强大,但跟那些“瘦死的骆驼”却也没法相比。 规模庞大的企业容易滋生“保守”心理。他们“尾大”而“不掉”,船大不好调头,这成为他们滋生保守心理的温床。而中国的企业规模小,“船小好调头”,灵活性强,这无形中成了他们滋生冒进心理的土壤。此外,西方大企业的诱惑,“样板作用”也会对中国民企心理产生躁动:“我要多元化”“要扩大规模”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