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写作 交流经验.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极写作 交流经验

积极写作 交流经验 积极写作 交流经验   1993年7月,当我在金华文物市场地摊上捡起一本《收藏》杂志来看时,高兴得如获至宝。因为,这一新创的、填补我国期刊空白的杂志,正是我所梦寐以求的读物、梦寐以求的园地。我马上补足创刊以来的杂志,试着向《收藏》编辑部投稿。那时,稿件刊出的周期很长,我的第一篇稿件刊于1994年第一期。这一年,我有7篇稿件被《收藏》发表,第二年有9篇被发表。于是渐渐引起了读者的注意。有一位读者先生写信来,要向我学习,附来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书画鉴定师导师等许多头衔,吓得我这个毫无头衔、从没印过名片的白丁连信都不敢回。又有一位读者先生写信来要我出专集,他愿意资助我人民币300元。我非常感激,连忙去信婉谢,说明我的作品都是速朽之作,不值得出专集。   2005年,同为《收藏》的作者,通讯后成为挚友的北京周继烈先生,主动联系浙江大学出版社李玲如女士向我约书稿。盛情难却,我集一书稿,于当年出版了《书画收藏与鉴赏》。此后,一年一本,共出了5本。我文我书,务戒人云亦云,力求不失新意。举凡书画之发展,历代之得失,画家之功过,书画之疑义,画价之变幻,装置之格式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文我书于手操书画、牟取暴利者似无所裨益,唯求心态平和、神游书画而已。我在第二本书《清磬远韵书画印泉趣谈》(图1)的《自序》中说:童时随曾祖母小住荒村小庵,夜间与村民听老衲宣讲宝卷(一种民间讲唱文学》,说至结局,善恶报应。老衲叮然一声,轻叩铜磬。其声清越悠扬,透壁飞散,轻觳(有皱纹的纱)蒙山,细雨跳江。回视中庭,月光如水,竹影似藻,人心如洗,尘埃若涤。方今言必及钱,事必牟利,红尘滚滚,人声鼎沸。我书一声清磬,一剂清凉散,读者能听得弦外之音,便是善意识。   我年轻时,嫉恶如仇,从善似流。在旧社会撄(触犯)人逆鳞,几遭不测。老而习性未改,见到假书画每喜指指点点,招人之厌。近来,我觉得应该学学文徵明、吴昌硕、启功等大家的厚道,装一下糊涂。   现在的书画市场,赝品每得天价,珍品乏人问津。上辈用以欺骗外国人的假书画,如今回流欺骗中国人,难道这也是一种报应?时运如此,非几个人、一帮人所能回天。造假的队伍、运转书画市场的队伍如此庞大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都要吃饭,都要赚钱,堵得住吗?   不说反面,讲讲正面的。我觉得每个书画收藏家都有其可歌可泣的经历、值得警惕的教训。将这些经历、教训写成文字,便是绝好的收藏史。早年,我有一位藏友曹天风,藏有一幅周恩来1939年视察绍兴前线时写给他的大中堂:因抗战机缘,得来故乡扫墓,承曹先生远迎,复得聆谠论,极感奋,爰录吾乡沈复初先生近作。谠论是指正直的言论,曹天风有何谠论,能使周恩来极感奋?原来,他担任绍兴各界欢迎周恩来的总代表,在欢迎晚会上讲:地球向东转,世界向左转,是两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曹天风在杭州任中学语文教师,喜欢收藏书画,与我很熟。有一天,他把湿袜子晒在电线上,因电线老化冒出火花,被校方除名遣送回老家天台。过了20多年,我在天台重遇曹天风,他告诉我,所有藏品已不知去向。后来,我看到周总理墨宝展出于浙江省博物馆。   藏友程宽渭,是位工人,从少跟父亲做裁缝。那时,大户人家长年累月雇着裁缝。父子俩在一户姓唐的家里做活,唐家富收藏,经常更换悬挂的书画。小裁 缝看着看着,幼小的心灵深深爱上了书画。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在上海地摊上看到很多书画,花一天的工资就能买到一幅,何乐而不买!买着买着,竟成了上海出名的工人书画收藏家,20世纪末,曾在上海举办过个人藏画展。他的一幅沈周山水小中堂,是在上海开文物商店的东阳同乡胡大头卖给他的。胡大头告诉他:现在的书画是千金小姐落难做了烧火丫头,将来一定会有出头之日。胡大头藏有王羲之的《上虞帖》,要价200元没卖掉。文革一折腾,胡大头死掉了,《上虞帖》成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总之,比我有成就的书画收藏家车载斗量,不可胜数。遗憾的是,有些已经驾鹤西去,藏品星散。他们的经验教训、收藏掌故也作云烟散。有感于此,我希望书画收藏家们能随时作笔记,随时写文章,不断交流经验体会,不断提高知识品位。书画有聚散,希望有价值的收藏掌故、收藏经验能得以流传。   我近年所写,已足够结集第六本书,但竟打不起精神来整理。我想去芜存精,综合为一部书,名之为《书画一家言》。一家之言,蝇鸣蚓吟,微不足道。如果大家都来言,汇在一起,便是金声玉振,足以振聋发聩了。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