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都市在汶川地震前后的防震减灾措施.doc

浅析成都市在汶川地震前后的防震减灾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成都市在汶川地震前后的防震减灾措施课案

公共危机管理结课论文 浅析成都市在汶川地震前后的防震减灾措施 姓名:茶叶的风采 学号:xxxx 班级:公管(2)班 目录: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目的: 3 三、地震的基础理论 3 (一)地震的产生及分类 3 (二)地震的烈度 3 四、成都市在汶川地震前的防震措施 4 (一)、建立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4 (二)、做好预警和预测 4 (三)、信息监测与报告 4 (四)、做好应急响应 4 (五)、后期处置 4 (六)、保障措施 4 五、成都市在汶川地震中的防震减灾措施 5 (一)、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内,中共成都市委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措施 5 1、第一时间建立指挥体系 5 2、第一时间发出政府声音 5 3、第一时间形成生命通道 5 4、第一时间聚集社会力量 5 (二)、震后几个月内成都市的应急工作 5 1、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和被困群众 5 2、想方设法安置受灾群众 5 3、千方百计排除隐患,加强基础保障 5 4、集中力量抓好卫生防疫 6 5、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 6 6、努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6 7、及时启动实施灾后重建工作 6 六、成都市防震减灾措施的发展 6 (一)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 6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6 (三)应急响应机制 6 (四)特别重大或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Ⅰ级响应) 6 (五)较大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Ⅱ级响应) 6 (六)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Ⅲ级响应) 7 (七)其它地震事件的应急响应 7 (八)临震应急响应 7 (九)地震应急保障 7 七、震前与震后防震减灾措施的不同 7 (一)修改了地震应急响应级别 7 (二)明确各应急工作组职责 7 (三)细化工作内容 7 (四)提倡震后的群众自救互救 7 结论 8 摘要 地震对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通过多成都市的防震减灾措施的研究,观察其优缺点,为各城市的防震减灾提高参考,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对于地震首先要做好地震演练、预防和监测,其次要做好应急预案,震时全力抢救伤员、安定群众情绪、安顿好人民的生活,震后恢复重建、帮助群众的恢复正常生活并总结得失。 一、研究背景: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减轻地震带来的影响,我们只有在事前做好规划和预备才能在地震来临时显的从容不迫。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是国家首批确定的防御监视城市之一。成都市境内有四大活动断裂带穿过,据地震资料统计,成都每三年就有两次4级以上的地震发生,这在全国的省会城市是少见的。近年来,成都防震减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领先发展”的发展取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定位,以防震减灾工作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积极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深化改革,探索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路径,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二、研究目的: 地震自古以来就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地震更是频发,本次对成都市在汶川地震前后的防震减灾措施的对比性研究是为了能够找出其优点与不足,为各地的防震减灾提供参考,有利于在地震来临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减轻社会影响。 三、地震的基础理论 (一)地震的产生及分类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做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二)地震的烈度 1.概念: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震基本烈度:是指某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 2.等级: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