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論道教儀式中的戲劇化法事.pdf
呂鍾寬 論道教儀式中的戲劇化法事 論道教儀式中的戲劇化法事 呂鍾寬* 摘要 在宗教學領域,道教並不被認為是一種宗教,在進行論述時,僅將具有普世 性的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例如由一個編輯委員會超過四 十名學者專家編輯而成的 〈世界三大宗教與藝術卜係以佛教 、基督教與伊斯蘭 教為論述對象,道教則以附錄的方式處理 。 文如自黃心川主編(北京)東方出版社 出版的《世界十大宗教〉係以古代埃及宗教、古代巴比倫宗教、瑣羅亞斯德教、 摩尼教、婆羅門教、印度教、香那教、佛教、錫克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 教為對象,該書編者即使論述了所稱的世界十大宗教,其中仍然沒有道教。 對漢學界而言,基本上認為道教當然是一種宗教,作者初始也持此種想法, 隨著對道教儀式的瞭解與道教生活調查的積累,對此問題有不同層面的瞭解:在 漢人社會,由於涉及深層的生活與思想的各個方面,屬性明確為佛教的思想或事、 務之外的一切,大抵皆被以道教一詞涵蓋。實際上道教有被視為修養、道德層面 的文化,具體者為全真派道士及其所形成的現象,完全相同於佛教徒或基督教徒、 伊斯蘭教徒。對多數的常民社會而言,人們則藉著道士所擁有的道法,處理生命 儀禮過程的各種需要,此時,被統治者稱以“百姓者,並非以道教的思想或義 理作為生活的指導原則,自然地不能稱這類百姓為道教徒 。 綜合作者的調查所見,以道教修生養命的全真道的道教可視為一種宗教,聘 請天師派道士從事的各種道教法事則不能視為宗教,其對象一一百姓,不能如佛 教或基督教一般地稱為道教徒;亦即“道教 一詞具有宗教信仰的內容,而存見 漢人傳統社會的道教儀式,係屬於為民俗信仰服務的法事活動。 由道士主持的法 事種類頗多,每種法事都由數量不等的儀式組成,其中有若平儀式則透過戲劇化 的方式詮釋,本文即以該類儀式為對象,針對其中有藉著戲劇方式詮釋的部分進 行論述與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 7 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 2012 第一期 一、道教的法事略述 在道教儀式研究中,法事一詞有兩意,廣義作為泛稱,指在一個以聘請道士 進行系列儀式的統稱,例如“一壇法事即指此,以此形成的系列儀式稱為“法 事節目或“法事節目表狹義指組成一個儀式(主要為科儀類)各節次的單元 內容,例如 《 敕水禁壇科儀》 的法事包括:淨壇、變身、召官將、召四靈、結界 等 。 本節探討的內容包括道教的法事類型、儀式空間以及儀式的參與者。 (一)法事類型 所謂法事,為傳統社會涉及道教活動的泛稱,由天師派道士主持的法事分為 拜神類法事、醫療類法事以及拔亡類法事 。 1.拜神類 拜神類法事,指以神明為祈求對象,主要在廟宇進行的道教法事,這類法事 之主要目的為向于申明祈求降褔使國泰民安,居止安寧 。 根據目的之不同,在廟 宇舉行的拜神類法事分為建麟、與禮斗法會 。 建瞧為地方逢有特定災難或事故,而以廟宇為核心舉行之最隆重的民間信仰 活動,依實際發生之天災的不同,計有:讓榮、逐瘟、田瞧等,前兩者也稱為火 瞧、王瞧(或王船麟、) 。 如為一般的祈求國泰民安,則稱為清瞧,為了廟宇新建或 翻修之後舉行者稱為慶成瞧。 無論為何緣故舉行建瞧,實際上都有規模之差異, 而稱為一朝瞧、 二朝瞧、三朝瞧等,以世俗語言表之,分別為一天、二天、三天, 傳統上最長為五天的五朝瞧,昔時卻很罕見 。 從一九八零年代之後,隨著社會經 濟繁榮,建酵規模有擴大的趨勢,五朝瞧已很常見,甚至有七朝瞧、九朝瞧,特 殊例子甚至有長達四十九天者,如臺南市鹿耳門天后宮於 1984 年舉行一科稱為 「羅天大瞧」的法事活動,即屬此規模 。 建瞧的法事由科儀與經懺組成,其中的科儀有複雜的結構,並藉著各種具有 科介性的法事詮釋,本文所稱戲劇化儀式都屬於科儀類。 經懺為經文與懺謝文的 統稱,經文為闡述道教義理與內容,懺文多為神明的諱號,誦之可以懺悔釋解冤 恕。 不斗儀類儀式由一般道士團共同宣行,經懺由一名道士誦唸宣行的方式極為 不同 。 禮斗法會屬例行性的道教法事活動,多於廟宇供奉主把神明聖誕時舉行,一 方面慶祝神明壽誕, 一方面為信士祈福,規模多為一天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