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盆地东部坳陷油气运聚模式.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延吉盆地东部坳陷油气运聚模式

第 17 卷第 2 期                   天 然 气 工 业                勘 探 与 开 发 延吉盆地东部坳陷油气运聚模式 吕延防  付 广 姜振学 云金表 (大庆石油学院)      吕延防等. 延吉盆地东部坳陷油气运聚模式. 天然气工业, 1997; 17 (2) : 1~ 5     摘 要 延吉盆地是吉林省东部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 其东部坳 陷下白垩统大拉子组一、二段为天然气的区域 性盖层, 盖层的排替压力在 11~ 13 M P a 范围内, 属强封闭能力盖层。研究区断层发育, 断层在大一、二段内封闭性 好, 在下白垩统铜佛寺组内封闭性差; 边界断层封闭性差, 盆地内部断层封闭性从古至今逐渐变好。研究区主要储层 为铜佛寺组和大一、二段, 均属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对古流体势场的恢复发现, 德新凹陷的油气运移以汇聚流形式 为主, 清茶馆凹陷的油气运移以发散流和平行流形式为主。根据生、储、盖、断层及流体势场等特征的研究, 总结出东 部坳陷油气运聚模式有 3 种, 即背斜聚敛型油气运聚模式、断层部分截流型油气运聚模式和汇聚流运移断层泄漏型 假聚集模式。 主题词 延吉盆地 盖层 断层 封闭油气藏 油气运移 模式   延吉盆地为吉林省东部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 分东西两个坳陷, 东部坳陷又分两个凹陷, 即坳陷南 ( ) 部的德新凹陷和北部的清茶馆凹陷 图 1 。主要地 层层序见表 1, 上 白垩纪龙井组三段及其以上地层 在德新凹陷部分被剥蚀。由本区所钻的3 口探井揭 示, 主要储层是下白垩统铜佛寺组和大拉子组一、二 段砂岩层, 这些储层均属低孔、低渗储层; 盖层为铜 佛寺组和大拉子组内的泥岩层, 这些泥岩层也是烃 源层。区内断层发育, 其封闭性控制了油气运移与分 布。 盖层封闭特征 延吉盆地东部坳陷从铜佛寺组到龙井组均不同 程度地发育泥岩盖层, 其中以大一、二段泥岩盖层相 对最发育。因为该两段主要为半深湖相、滨浅湖相沉 图 1 延吉盆地地质构造分区图 积, 泥岩分布面积相对较广, 厚度较大, 最大单层厚     . 1. F ig D emarca t ion of geolog ica l structure ( 度达 86 m , 平均泥地比 泥岩厚度与同组地层厚度 in Y anj i Ba sin. . 西部隆起区: . 老头沟凸起; . 细鳞河单斜; . 八家子凸 ) 1 2 3 比值 值 54 2% , 泥岩层累厚达 1 132 m 。铜佛寺组、 大三段及龙井组泥岩发育相对差。因此, 大一、二段 起; . 中央坳陷区: . 莲花洞单斜; . 朝阳川凹陷; . 龙湖断 内泥岩层可作本区的区域性盖层, 其它层段内的泥 1 2 3 鼻; . 勇新凸起 4 岩层为局部盖层。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