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要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1认识鲁迅。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能力:2、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3、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情感: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教学重点:
1、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而有序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学课时: 3 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
总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课题引入,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结构梳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
童年如歌如画。它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由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的童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看看他的童年生活。
二、解题
1、由学生来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作品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本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本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3、解题
【师】首先,根据题目,可以知道“我”的活动范围在哪里?
【生】(“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师】想一想,作者会从哪几个方面去写。(找几个学生回答)
从题目的示意中可以看出三点“可能”:
①可能告诉我们百草园是怎样的一个园子,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百草园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②可能告诉我们三味书屋是怎么样的,鲁迅先生小时候在那里学习情况如何;
③还可能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样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
【师】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同学们就一起走进百草园,跨进三味书屋。
三、阅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①体会上面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以加深对审题的认识)
②用横线话出你不认识的或是不懂的字词。
③你对“百草园”的印像如何?
2、字词掌握
确凿 záo ?菜畦qí ? 蟋蟀 shuaì ?缠络 ?竹筛shāi ? 觅食m ? ?渊博yuān bó 鼎沸 dǐngfèi ?绣像 xi ù ?锡箔bó 签赏jiàn shǎng脑髓nǎo suǐ盔甲kuī jiǎ 蝉锐chán tuì ? .秕谷bǐ gǔ 锡箔xī bó 倜傥tì tǎng拗ǎo 人迹罕至(稀少) ?人声鼎沸(水开) ? .拗过去(ǎo用力弯曲) ? 敛在盒里(liǎn放) 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块)高枕而卧(wò睡).总而言之(yán说)无处觅食(mì寻找)
(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学生活动】齐读两遍。
四、整体感知课文(启发学生分段。)
【师】这篇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哪两个片断?
(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生活。)
从标题分析写作内容及顺序 ?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比照意味。全文是按空间转移顺序写的。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生】第一部分(第1—9节)写“我”在百草园中的生活。
第二部分(第10—24节)写“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可能产生的分歧,第9段是应该划分为哪一部分?明确:过渡段一般从属于上面的部分)
启发: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 的百草园”和“ 的三味书屋”说出来。
可能的说法: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百草园、诱人的百草园、有趣的百草园……
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
五、课文自由朗读。
总第2教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百草园部分
教学重点:从课文第二段描写中(特别是修饰性词语中)品味作者对百草园的情感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一、品读第一段
朗读第一段,找出关键句,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
——关键句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
二、精读课文百草园部分
1、“百草园”其实是一个很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ppt
- 《交通运输》同步检测.ppt
- 《中国好声音》海选多赢策划案.ppt
- 2016时政国际.docx
- 《交通运输》课件3.ppt
- 2016曲江饭店公共关系.pptx
- 《交通运输业》.ppt
- 《交通运输》课件.ppt
- 《交通运输》第二课时(共22张PPT).ppt
-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的课件邓万欢.ppt
- 2025年数农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 石油化学疗法mtfob cfrcfr sea asia aps.pdf
- ihc驱动与自动化b v由智能功率yn736-arrangement planYN安排计划.pdf
- 分析参考0 r8192eu4产品product specification.pdf
- 语法上午课程包老师板书.pdf
- 组织协调案例题参.pdf
- Unit 2 Digital life课文中译英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docx
-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高级中学第一中学等校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 【真题】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