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申报
Kell血型系统基因分型 关键词: Kell血型;基因分型;PCR-SSP法 Kell血型是使用抗人球蛋白试验方法(又称为Coombs试验)检出的第1个血型,相应抗体是在一位姓Kell的产妇血清中发现的,故被称为抗-Kell[1],后来又检出了抗-K的对偶抗体抗-k。K和k抗原均表现为显性遗传,因此具有KK、Kk、kk、和K-k-4种表型。由于Kell抗原的抗原性较强,所以在输血中有较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关于Kell血型系统的血清学分型研究报道,但尚未见采用基因分型技术分型报告。笔者运用PCR-SSP法分析广东人Kell血型的多态性及其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中国地区无血缘关系的随机样本102份,静脉取血,EDTA抗凝。 1.2 试剂来源 Kell血型基因分型试剂盒由美国G%26T公司提供(美国马利兰州政府批准文号1998,643259),试剂混合物中含有PCR缓冲液、dNTP、特异性的K和k基因引物、内对照引物以及染料。 1.3 操作方法 盐析法自0.5ml全血中抽提DNA,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SP)技术,具体操作步骤按试剂盒内说明。 1.4 基因频率计算按Mourant AE方法。 2 结果 2.1 根据PCR产物的有无和片段长度确定其基因型:带有K基因的个体,与Kell-K1分型混合液反应产生143bp的PCR扩增片段;带有k基因的个体,与Kell-K2分型混合液反应产生143bp的PCR扩增片段;同时带有K和k基因的个体,与两种Kell分型混合液反应都产生143bp的PCR扩增片段;每支PCR管内都含有429bp的内对照产物。 2.2 广东人Kell血型基因分布及PCR SSP基因分型见附表及附图。 附表 广东人Kell血型基因分布 观察值(%) 期望值(%) χ2 基因频率 K+k+ 4(4.00) 3.92(3.92) 0.0016 K=0.02 K+k- 0(0.00) 0.04(0.04) 0.0400 k=0.98 K-k+ 96(96.00) 96.04(96.04) 0.0000 合计 100(100.00) 100(100.00) 0.0416 P>0.9 注:因试剂盒只针对K、k基因设计,故2例K-k-未统计在内 附图 PCR SSP Kell基因分型结果 3 讨论 在欧美Kell和ABO、Rh 被并列为3大血型系统,在输血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抗-K、抗-k都会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我国汉族人Kell血型系统虽大多数为kk,但产生抗K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一项运用抗-K、抗-k血型研究668例北京地区汉族人群的调查发现,K(+)个体3例,基因频率为0.0022[2]。笔者的研究进一步提示研究Kell血型具有临床意义。 Kell血型系统以往采用血清学技术分型,至今无国产抗-K、-k血清供应,进口血清价格昂贵,较难普及,而采用DNA分型技术则一是可以降低成本,适合国内大多数实验室使用;二是标本可长期保存,便于复查及各实验室相互比较结果;三是实验结果易于判定。 1984年郝露萍等[3]报道了我国第1例K0血清型,其红细胞表型为K-k-Kp(a-b-),Js(a-b-),先证者父亲及2位同胞均为K0型,具有隐性遗传特性。本研究所采用试剂盒只针对K、k基因设计,2例“K-k-”个体其PCR产物均出现清晰内对照带而无特异性带,但由于其遗传背景不明,尚无法确定其基因结构,需进一步进行DNA测序分析,故未列入统计之内,且由于样本较少,进一步的结论有待更多的实验后得出。对K-k-基因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将揭示中国人Kell血型系统的特有遗传背景,并有助于探讨Kell血型系统的生物学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112 2,郝露萍,张 志,朱玉珍,等.北京地区人群六种红细胞抗原分布调查.中华血液学杂志,1986,7(2):68 3,郝露萍,张 志,朱玉珍,等.一例稀有的K0红细胞表现型.中华血液学杂志,1984,5(5):3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