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绵阳市2016年中考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2016年中考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4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
2.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造诣(zhǐ)? 充塞(sè)??? 崭露头角(lòu)2.下列词语A.狼藉 凌侮 顽固不化 出奇制胜
B.签暑 缔造 身吞活剥 安分守己
C.簇拥 歼灭 出神入化 举事闻名
D.诓骗 谄媚 精兵减政 急不可奈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是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 B.④①⑤⑥②③ C.④⑤②③①⑥ D.③②④⑤⑥①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琢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茂才 举:推举,选拔
B.四迁荆州刺史: 迁:迁移,迁动
C.故敢献之: 故:所以,因此
D.后转涿郡太守: 转:调动(官职)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之郡 / 使玉人为之琢之
B.子罕置诸其里 / 其真无马邪
C.我以不贪为宝 /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密愧而出 / 稽首而告
第Ⅱ卷 (共119分)
三、(26分)
8.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4分)
(2)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4分)
9.第Ⅰ卷文言文中,【甲】【乙】两段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2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
(2)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2) 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3)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4 ) 泾流之大, ,不辩牛马。 (庄子《秋水》)
(5)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6) 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 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8)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