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用法例说.pptVIP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介词 (2)连词,和“而”有很多相似点,只是不能表示转折 (3)副词,通“已”,已经 (4)复音虚词 (5)动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也不把城给赵国,赵也始终没有把宝玉给秦国。 ②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可译为“拿”“用”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人质,救兵才会派出。 ③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身份,可译为“凭借(用)……身份” 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于是辞去宰相的职务,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④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且因为一块宝玉的缘故违背强大秦国的友好表示,这是不可以的。 ⑤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到达泰安。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相当于“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大凡(道路)平坦而且距离近(的地方),那么游览的人就多;(道路)险要而且距离远(的地方),那么到那里(游览)的人就少。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我和四个人拿着火把进入(洞内)。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登上东方的碣石山,来观看大海。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诸侯因为公子有才能,又多门客,十几年不敢派兵攻打魏国。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发现与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本来就已经觉得奇怪了。 ①“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我因此记下它,慨叹郦道元的简陋,并笑话李渤的浅薄。 ②“以为”,相当于“把……当作”;有时也可以作“认为”讲,动词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医生就喜欢把病的人治病用来当作自己的功劳。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①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忠臣不一定被任用,贤臣也不一定被任用。 ②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我认为您替长安君打算的太短浅了。 语气词 ①用于陈述句末,相当于“了”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殽之战》) ——郑穆公派人到客馆查看,(发觉他们)已经装好车辆,磨锋利了武器,喂饱了战马了。 ②用于感叹句末,相当于“啊”“呀”“啦”等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你太不聪明了啊! ③用于祈使句末,相当于“吧”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您努力吧!我不能跟随您前往了。 ④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顿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我曾经一天到晚的沉思默想,不如在片刻之内用功学习的收获大。 (1)用作介词 (2)连词,连接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由于”等 (3)副词 (4)动词 (5)名词,机会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施恩于人,就要考虑不要因为私心喜爱而错误的奖赏。 ②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可译为“趁着”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敬酒过后,(你就)请求舞剑助兴,趁机在座位上刺死刘邦。 ③表示动作行为所借助的事物,可译为“凭借”“依靠”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到了楚国,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 ④表示动作行为旁及的对象,可译为“通过”“经由”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听到了这些话,就赤膊背着荆条,通过宾客领着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