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33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33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33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 * * * * * * * * * * -*- 考点一 考点二 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摘编自张清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等 -*- 考点一 考点二 论从史出: 1.从源流看,“小说”含义经历哪些变迁? 庄子:琐碎的言论;桓谭:短小的文章;班固:根据道听途说而成的文章。 2.从阶段看,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的小说各有何特点? 特点:魏晋南北朝:文言小说盛行;隋唐:文言小说流行,白话小说出现;宋代:文言、白话两大小说系统各自发展。 3.不管文言小说还是白话小说都“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这样说是否准确?举例说明。 准确。文言小说如《聊斋志异》,写人写鬼别具一格;白话小说如《三言二拍》,写尽人情世故。(其他举例亦可) -*- 考点一 考点二 拓展升华 中国古代文学的阶段性特征 散文、小说、诗歌、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都有众多的作品和巨大的成就,他们的发展呈现出此消彼长的阶段性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以散文、诗歌为主,《诗经》的句式多四言句,内容丰富,现实感强;楚辞的句式灵活多样,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秦汉文学以赋著称,汉赋篇幅长短不一,句式灵活,手法夸张,辞藻华丽,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氛。 (3)唐诗继承前代的创作成就并加以发扬光大,在艺术上达到高度成熟,在形式上既有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也有现实主义巨匠杜甫,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4)宋词具有节奏美,符合各阶层的需要,其文学趋向接近平民,休闲功能强,是城市市民文学的代表之一。 -*- 考点一 考点二 (5)元曲集北方的粗犷豪放与南方的华丽细腻于一身,语言通俗幽默,既可综合表演,又可单独成篇,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6)明清小说综合诗词曲赋的艺术成就,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侧重于对社会风俗和人情世界的描绘。 -*-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一明清小说? 【例1】 (2013课标全国Ⅱ,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命题品鉴:以明清时期小说的广泛流传为命题素材,拓展“新材料”的范围与文学史考查的思路;把明清时期小说的广泛流传作为历史现象去考查,体现了历史学科对文学史的学习要求。 -*- 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题干介绍了明清时期小说流传于世的盛况,结论是“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此即题眼。 ②审设问,找关联:以“表明……”句式设问,旨在对题干中涉及的明清时期、小说、流行广泛诸要素进行准确解读。 ③辨选项,定答案: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蓬勃发展。从材料信息看,明代以来,士、农、工、商都喜欢小说,小说的影响比儒、佛、道的影响更广泛。这从本质上说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C -*- 考向一 考向二 对点训练1 (2014四川文综)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从材料“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的赋有提倡节俭的文风,这与《诗经》的“风谏”之旨相似,故B项正确。司马相如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故A项错误;汉赋大多虚辞滥说,文辞铺张,辞藻华丽,缺乏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描述,而《诗经》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因此,C、D两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二古代戏剧? 【例2】 (2013课标全国Ⅱ,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命题品鉴:对京剧脸谱的认识属于专业知识,如何从历史学科角度进行考查,本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把京剧脸谱视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思考其与历史事实的关系。 -*- 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京剧艺术中用不同的脸谱表现不同的人物。 ②审设问,找关联:本题设问是不完整型表述句式,仅给出主题“脸谱”,要求选项与之匹配。 ③辨选项,定答案:根据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