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卫生毒理学授课教案安全工程
卫生职业卫生毒理学教案
※参考书目
书目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Toxcicology – The Basic Science of Poisons?(6th ed)
?Klaassen CD
New York: the McGraw Hill Inc
2001
?Introduction to biochemical toxicology
? Hodgson E & Smart RC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
?毒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版)
?李寿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分子毒理学基础
?夏世均,吴中亮
?
?2001
?毒理学基础(第二版)
?周宗灿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参考文章
文章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化学毒物的神经毒性效应及其毒理学评价
郑玉新. 梁友信
卫生毒理学杂志
1995年03期
毒理学的发展与期望
乔赐彬
?职业与健康
2004年06期
TOXNET毒理学网络数据库特色及应用
佟岩. 陈丰. 毕玉侠
?药学教育
2003年02期
?毒理学的挑战、机遇和发展趋势
张天宝
卫生毒理学杂志
2003年01期
?Putting the Predictive Toxicology Challenge into perspective: reflections on the results
Romualdo Benigni and Alessandro Giuliani
Bioinformatics
2003; 19: 1194 - 1200
※参考网站
教学内容
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毒理学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2.了解毒理学的历史和范畴
3.了解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1.毒理学的目的任务;毒作用时相;靶器官
2.毒理学的历史
3.
?
第章 卫生毒理学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掌握毒理学的基本概念:毒性,危害性,危险性,安全性
2.了解毒作用效应谱及毒作用分类
3.掌握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及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的概念及意义
4.掌握基础毒性的主要毒性参数、危害性参数
教学内容:
1.毒性,危害性,危险性,安全性等毒理学基本概念
2.剂量(接触剂量,吸收剂量,靶剂量,生物有效剂量)
3.毒作用效应谱:亚临床改变、中毒、死亡、致癌、致畸、致突变
4.
5.效应和反应: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及曲线,阈值(有阈和无阈)
6.毒性参数:LDl00ID50,MTD,LOAEL,NOAEL
7.危害性参数:Zac,Zch,
第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外源化学物经膜转运方式及机理,掌握脂水分配系数概念及意义
2.掌握外源化学物吸收和排泄的部位、影响因素及机理
3.掌握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分布、影响因素及屏障
教学内容:
1.外源化学物经膜转运的机理和方式,脂水分配系数
2.外源化学物的吸收: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的部位,影响因素及机理
3.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分布:储存库及主要生物屏障
4.外源化学物的排泄:经肾、肝胆、呼吸道排泄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其它排泄途径(胎粪、乳汁、毛发)的生物学意义
第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教学目标:
1.掌握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代谢部位
2.掌握I相反应和Ⅱ相反应类型
3.掌握代谢的可诱导性、两重性
教学内容:
1.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的类型,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
2.I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和Ⅱ相反应(结合反应)概念,I相、Ⅱ相反应类型,代谢酶及分布、代谢酶的可诱导性和抑制及其毒理学意义
第章???????毒作用机制
:
1.掌握外源化学物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
2.掌握外源化学物对钙稳态失调作用的机制
3.掌握外源化学物对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作用
4.掌握外源化学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共价结合作用
教学内容:
1.终毒物的基本概念、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
2.外源化学物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生物膜组成成分、膜生物物理性质)
3.细胞内钙稳态,外源化学物对钙稳态失调作用的机制
4.外源化学物对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作用:自由基来源及类型,机体对氧化损伤的防御系统,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害作用
5.外源化学物对细胞大分子的共价结合作用
第六章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1.掌握影响毒性作用的各因素
?
教学内容:
1.影响毒性作用的毒物因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不纯物含量、进入途径
2.影响毒性作用的环境因素:环境温湿度、季节及昼夜节律变化、动物笼养形式、毒物的联合作用
3.影响毒性作用的机体因素:代谢酶的多态性、修复功能的个体差异、受体与毒作用的敏感性、宿主其它因素
?
第七章 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及其评价方法教学目标:
1.掌握急性毒性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