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易及服务消费警示.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交易及服务消费警示

网络交易及服务消费警示 一、网店销售的食品未按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注欺骗消费 【案情介绍】2014年5月,工商执法人员在XX网站上检查发现XX经贸有限公司经销的黑芝麻系列产品外包装标签上未按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注。随即对该公司经营地点XX超市连锁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经销的黑芝麻系列产品外包装标签未按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注的情况属实。经立案调查,没收了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案例评析】这是一起典型的网上发现、网下处理的食品安全案件,消费者在网店购买食品时,要认真查看标注,以免购买到标注不实的食品。经营者在销售食品时,要按照法律规定,负起责任,杜绝事故的发生。 【消费警示】利用虚假的标注在网络销售食品,往往不容易引起网络消费者的注意,发生纠纷投诉处理难,提醒网络消费者在网络购买类似食品过程中引起关注,防止被误导消费。消费者在网购尤其是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保留相关交易记录和证据,包括交易商品编号、商品图片、交易时间,以及与卖家的聊天记录等,一旦有需要可依法进行维权。如果产生纠纷,在与卖家、交易平台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拨打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 二、利用自有网站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 【案情介绍】XX医院从2014年4月22日开始,在其官网和印刷的宣传彩页上,对该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进行宣传,但是肿瘤生物中心尚在建设中还未正式成立。在XX医院官网和宣传彩页上,杜撰了生物疗法治疗肿瘤的案例,夸大该中心在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帮助众多患者恢复健康,严重误导患者。工商部门接到举报后,立案调查,事实清楚。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评析】这是一起典型的虚假宣传的案例,医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信息,已尚在建设中的部门发布治愈案例,诱导患者前来就诊,严重地侵犯了患者的选择权。 【消费警示】运用自建网站宣传医院治疗疾病越来越多,其中不凡有一些医院在宣传中蓄意夸大宣传,误导患者。广大消费者选择网络服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一些医院利用网络宣传治疗疾病的要认真分辨,避免上当,误入其中。要提高警惕,不要贪图便宜而忽略医疗服务质量。二是选择专业性强、信誉度高的网站,看清相关网站是否有联系方式,是否公示ICP备案号和电子营业执照等信息。注意防范个人发起的网络。三是事先与网站约服务双方的责任及权利等事宜,并保留相关记录,便于事后作为维权依据。 三、冒用公司名义进行对外宣传虚假表示 【案情介绍】XX门窗加工厂的经营者XXX在2014年5月委托第三方为自己工厂建设网站,宣传工厂的产品。经营者在网站上冒用了未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XX铝业有限公司”的名义开展宣传活动,经立案调查,事实清楚,工商部门依法做出了行政处罚。 【案例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冒用“公司名义”违法行为。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网页上使用XX公司开展宣传,夸大了规模,骗取消费者的信任。这类违法行为在网络上层出不穷,希望消费者提高警惕性。 【消费警示】冒用他人公司名义或冒用未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名义开展宣传活动,销售产品,往往会给网络消费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提醒网络消费者在进行此类的消费过程中,要仔细核对网络信息。广大消费者应提高网络消费的安全防范意识,要选择正规、有经营资质的购物网站,正规网站一般在主页面下方都有工信部的ICP认证标志和工商部门的“红盾”标识,不要轻信网站的宣传。交易之前,要认真阅读交易规则和商品说明,仔细查看交易记录和卖家评价,并向卖家了解商品的售后服务如何。 四、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利用自有网站违法发布房地产广告 【案情介绍】2015年2月,某地工商局在对网络市场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检查时发现,某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其创办的网站上为该区26家项目楼盘发布房地产广告,其中有部分楼盘未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了《房地产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创办的某网站成立于2013年6月,在开展经营活动期间先后在网站为26家项目楼盘发布了房地产广告,11处项目楼盘未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案例评析】 该案属于典型的违法发布房地产广告案件。《房地产广告发布暂行规定》明确规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不得发布房地产广告。当事人对所发布的商品房项目楼盘信息未履行审核义务,随意在自有网站发布房地产广告,严重扰乱了广告市场秩序,个别房地产广告信息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消费误区。 【消费警示】 网络市场具有虚拟特性,其宣传信息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为消费者识别真伪带来较大困难,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浏览网站宣传信息时一定要认真核实,多方求证,尤其在商品房等大宗商品消费中,要坚持实地看现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某公司在其网站上涂改营业执照进行虚假宣传 【案情介绍】2014年9月,工商网监执法人员在对某风机有限公司网站巡查时发现,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