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语文复习攻略之文言文阅读对策(5).docVIP

2009年度语文复习攻略之文言文阅读对策(5).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2009年语文复习攻略 文言文阅读对策(五) 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语法 学习古代汉语要建立一种观念,即古代汉语是依据现代汉语作为参照体系而总结出来的古代汉语特殊语法现象。学习时,我们可以使用比较法,即拿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进行分析比较,不问相同,掌握相异,从而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翻译的与现代汉语相同。 古代汉语语法包括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两种情况。 一、词类活用(词法) (一)、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名词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可以直接修饰谓语动词,构成“名+动词(谓语)”现象。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表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天下云集响应;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翻译为“像……一样”的形式。 2.表态度。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翻译为“像对待……一样”的形式。 3.表工具。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翻译为“用(以)……(相应动词)”的形式,“用(以)”有时也可以省略。 4.表处所。如:廷见相如;面刺寡人之过者。翻译为“在(当)+名词”的形式。 5.表频率。如: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日饮食得无衰乎?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翻译为“每+时间名词”的形式。 6.表层递。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削月割;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翻译为“一天(月、年)比一天(月、年)地……”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的形式。 7.表趋向。如:孔雀东南飞;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翻译为“向+方位名词”的形式。 (二)、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名(代)。如:冠切云之崔嵬;左右欲刃相如。翻译为相应的动词,有时也可以附带上相关的状语,“冠”译为“戴着”,“刃”译为“用刀杀死”。 2.能愿动词+名词。如:云青青兮欲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能官能民。翻译为相应恰当、得体的动词,“雨”译为“下雨”,“水”译为“游泳”,“官、民”译为“做官、为民”。 3.所+名。因为所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如:置人所罾鱼腹中。翻译为相应恰当、准确的动词,“罾”本意为“网”,这里是“用网捕(的)”的意思。 4.副+名。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不翼而飞;不毛之地。翻译为恰当、准确的动词,“雨”译为“下雨”,“翼”译为“长翅膀”,“毛”译为“生长(草木)”。 5.名+补。如沛公军(于)霸上。译为相应的、能够恰当搭配的动词,“军”译为“军队驻扎”。 (三)、名词用作使动 就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物,简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其特点如下: 成为 翻译为“……使(让)……(怎么样)”。“病” ↓ ∣ “译为使……病态”,“王”译为“让……为王”。 主语……名词(动词谓语)……宾语 ∣ (客观)使 ↑ (四)、名词用作意动 就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物。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其特点如下: 是(当成) 翻译为“……认为……(怎么样)” 或“…… ↓ ∣ 把……当成(什么)”。“宾客”译为“把他父亲 主语……名词(动词谓语)……宾语 当成宾客(款待)”,“粪土”译为“把当年的万 ∣ (主观)认为(把) ↑ 户侯看成粪土”。 (五)、动词用作名词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一个动词的用法,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这一用法,就叫动词用作名词。如:惧有伏焉;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翻译为“语境动词+相应的名词”。“伏”译为“伏兵”,“继”译为“后继人”或“继承人”。 (六)、动词用作使动 就是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简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动”。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序八州而朝同列;外连衡而斗诸侯;项伯杀人,臣活之。其特点如下: 发出 翻译为“……使(让)……(怎么样)”的兼语式, ↓ ∣ 或“及物动词+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后补式动词。 主语……动词(谓语)……宾语 “闻”译为“传到”,“朝”译为“使……朝拜”,“斗” ∣ ( 客观)使(让) ↑ 译为“使……相斗”,“活”译为“救活”。 (七)、动词用作为动 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即:主语为宾语(而产生这个动作)。如:等死,死国可乎?庐陵欧阳修自序其诗;帝感其诚;既泣之三日。翻译为“为……(怎么样),对……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