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叶菊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初报.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甜叶菊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初报.pdf

中国糖料,2017,39(2):34—35,38 试验研究 1 doi:10.135’7()/j.cnki.scc.20l。7.02.Ol 甜叶菊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初报 罗彩虹,.徐生海群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武威733000;2甘肃省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武威733000) 摘 要:为了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甜叶菊生育期、性状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开展了甜叶菊6种种植模 式(全膜垄作、全膜高畦、全膜平作、半膜垄作、半膜平作、露地平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 式间存在差异.全膜垄作和全膜高畦两种种植模式,甜叶菊苗壮、长势旺、抗逆性强,与其它种植模式 作为甜叶菊种植区首选种植模式推广应用。 关键词:甜叶菊;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566.9 文献标识码:A 甜叶菊(S把移沲re6似di帆o)又名甜菊、甜草、甜茶,是一种极好的天然甜味剂。在河西走廊灌区发展甜叶 菊生产,可极大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效益。近年来,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入,甜叶菊已成为 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甜叶菊生育期、各性状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为大田 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开展了甜叶菊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河西绿洲灌区的武威市凉州区羊下坝镇六沟村1组。属井水灌区.砂壤土,土层厚度1.2m。平 期155d左右。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前茬玉米。 1.2供试材料 金土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1.3试验设计与方法 1.3.1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全膜垄作、全膜高畦、全膜平作、半膜垄作、半膜平作、 露地平作(CK)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0mz。 度达到1200株/,J、区。各处理栽植方法如下。 1.3.2调查方法对甜叶菊生育期进行观察记载,不定期观察甜叶菊田间长势,调查保苗数、株高、株型、叶 色、叶型、抗逆性等性状。收获前每小区随机选取3个样点,每样点连续抽取20株,测量株高、茎粗等性状指 标,并称量其单株鲜叶重。成熟期进行一次性测产,各小区单收,分小区计产,并对产量进行新复极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记载 观察发现,全膜垄作、全膜高畦二处理,与露地平作区(CK)相比,分枝期提早2d,现蕾期滞后3。4d.生育 收稿日期:2016一12一16 6975698E—mail:lch5014@163.com 万方数据 第39卷,第2期 罗彩虹,等:甜叶菊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初报 35 期延迟5—7d,二者差异不明显;全膜平作次 表1各处理甜叶菊生育期记载 之,与CK相比,其分枝期提早2d,现蕾期推 自h乇电 播种期定植期分枝期现蕾期盛蕾期收获期生育期 2.2 性状指标及产量测定 全膜高畦 25/3 7/5 3,6 8,8 3/9 16/9 174 据6—8月份田间观察(表2),全膜垄拿簇薹嚣 蜀; 纂 篡 麓 搿i }累 j署 作、全膜高畦二处理在株型、叶色、长势等基 半膜晋作 25/3 7/5 5,6 6/8 28/8 13,9 17l 本性状上差异不大.均明显好于其它处理区._重型璺鱼竖L』塑——丝——墅——竺L—型L—卫生—旦 表现为苗高而壮、株型挺拔、长势旺,叶片大雨厚、颜色深绿,抗逆性强,抗病性好,未发现立枯病、叶斑病等病 害发生;全膜平作、半膜垄作、半膜平作三处理次之,三者差异不明显;露地平作处理性状表现最差。测定结果 (表2)表明,全膜垄作处理的株高、茎粗、单株鲜叶重、鲜叶产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区,分别较露地平作区 与半膜垄作闾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鲜叶产量,全膜垄作与全膜高畦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其 他处理均差异极显著.半膜垄作与CK差异显著.其它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 表2各处理性状调查结果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