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心,疲劳上身!
小心,疲勞上身! 中醫部婦科 楊育書醫師 “一直好累喔~”、“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全身到處痠痛啊~”, 這些話常常掛在您嘴邊嗎?再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以下症狀~ 「腦力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低下,情緒低落,焦慮煩躁。」 「體力疲勞:呵欠頻頻,體力下降,四肢無力,反應遲鈍,肩頸痠痛,肌肉疼痛。」 小心啊,您有可能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喔! 為什麼稱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呢? 過去慢性疲勞症候群被稱為「雅痞感冒(yuppie flu)」,這是因為在多年前美國發現第一宗與感冒類似的案例,還有人說它是「一群歇斯底里、上流階層白種女人的抱怨」,因為它雖讓人陷入無法解釋的疲倦感、頭痛、肌肉痛、失眠……等,但旁人卻常視其為無病呻吟,因此,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88年將這類病症命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用來統稱這些長期受疲勞所苦,卻找不出病因的疾病。 慢性疲勞症候群是現代人高效高節奏生活方式下的一組以長期極度疲勞(體力、腦力、精神、心理)為主要突出表現的全身性症候群,日常活動力已降低到正常狀態的50%以下,這種持續或斷斷續續的疲勞感長達六個月以上,而且無法經由臥床休息而緩解,當然,前提是要先排除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病因(如癌症、精神疾病、內分泌疾病、自體免疫疾病、各種慢性感染症或炎症、藥物副作用等)。 誰會是好發族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好發於20~50歲之中青年人,尤其現代女性常須身兼照顧家庭老小及職場工作,並須經歷經帶胎產及哺乳過程,身體壓力負擔相對比較大,故以女性較為多見,大部份集中於醫院、科學園區、金融業、公務員等長期體力與勞力過度使用的族群中。 臨床上的診斷標準為何? 符合主要診斷標準、次要診斷標準中的6項和體徵標準的2項,或是單純症狀標準超過8項,就可診斷為「慢性疲勞綜合徵」。 一、主要診斷標準: (1)極度疲勞(或易疲勞)6個月以上,充分休息後疲勞不能緩解。 (2)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疲勞症狀。 二、次要診斷標準: (1)低熱 (2)咽痛 (3)頸部和腋下淋巴結腫大或痛 (4)不明原因的全身乏力 (5)肌肉不適 (6)進行以前能耐受的活動後,疲勞至少持續24小時 (7)和以前性質不同的頭痛 (8)遊走性關節疼痛但無紅腫 (9)健忘,易激動,煩躁,抑制,精神不集中 (10)睡眠紊亂(失眠或嗜睡) (11)性功能下降 三、體徵標準(必須隔月檢查連續2次): (1)低熱,口溫38℃,肛溫38.6℃ (2)咽部充血但無明確扁桃體炎症。 (3)頸部淋巴結腫大或壓痛2cm 。 (4)未發現其他引起疲勞的疾病體徵。 中醫調治觀點 「慢性疲勞症候群」在中醫屬於“虛勞”、“鬱證”、“不寐”、“四肢困倦”等範疇。病因包括有“情志不暢”、“勞役過度”、“外感時邪”等,《素問?宣明五氣篇》中還提到:“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病機主要為五臟六腑之功能失調而導致各種病症產生。 針對治療法則,清代汪綺石在《理虛元鑑》中提出:“治虛有三本,肺、脾、腎是也。肺為五臟之天,脾為百骸之母,腎為性命之根…。”《難經》中則提到:“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清代周學海在《讀醫隨筆》中提到:“凡臟腑十二經之氣化,皆必借肝膽之氣以鼓舞之,始能調暢而不病。”所以治療著重在調整全身的陰陽失衡及氣血運行不暢。 一、中醫辨證論治 (1) 心脾兩虛: 常見有全身乏力、頭痛頭暈、健忘、心悸胸悶、睡眠紊亂等症狀。 可用甘麥大棗湯、酸棗仁湯、生脈散、天王補心丹、歸脾湯、補中益氣湯等處方加減治療,以達補氣滋陰、寧心安神功效。 (2) 脾腎虧虛: 常見有頭暈耳鳴、眼睛乾澀、腰酸乏力、關節疼痛、性功能下降等症狀。 可用六味地黃丸、五子衍宗丸、右歸飲、附子理中湯等處方,加上桑寄生、懷牛膝、續斷等,用以滋陰溫陽。 (3) 肝鬱氣滯: 常見有情緒起伏大、容易憂鬱或激動、咽喉哽阻感、口苦、身體忽冷忽熱等症狀。 可用小柴胡湯、逍遙散等處方,加上百合、合歡皮、玫瑰花、香附、延胡索等,來達到舒肝理氣解鬱的功效。 (4) 痰擾心神: 常見有頭痛頭暈、頭部重著感、注意力不集中、咽喉腫脹等症狀。 可用溫膽湯、半夏天麻白朮湯等處方,加上石菖蒲、遠志等,用以祛痰利濕、醒腦開竅。 二、針灸拔罐推拿療法 (1) 體針穴位:百會、四神聰、風池、印堂、內關、足三里、三陰交、太衝、阿是穴。 (2) 耳針穴位:神門、內分泌、交感、心、肝、皮質下。 (3) 溫灸穴位:中脘、氣海、關元。 (4) 推拿走罐:督脈、膀胱經。 (5) 自我按摩:可握拳輕叩頭頂百會及四神聰穴以醒腦提神,或反覆重力揉按風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