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新航路开辟1.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新航路开辟1

课标要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 第1、2、3组:合作探究1 第4、5、6、7组:合作探究2 第8、9、10、11组:合作探究3 第一部分 诱因:东方的诱惑 假如你是当时的航海家在具备哪些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出海航行? 第二部分 发现:开辟新航路 1524年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第三部分 相遇:走向会合的 世界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作用:学术界传统的评价是:地理大发现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开辟大西洋航线,引起欧洲贸易中心的西移,“发现”美洲大陆,是欧洲殖民活动的开端。现在有人认为,传统说法对欧洲近海文明向远洋航海文明的发展分析不够,特别是对由于东西两半球文明的汇合所引起的一系列变革估计不足。 第四部分 交流:世界在改变 合作探究3 (1)?根据材料一说明白银的流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反映了白银流向的哪一变化?造成这一变化 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3)根据材料四,白银在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课外延伸】 尝试利用各种手段搜集资料,更加全面地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 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 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 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2、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说,我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3、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 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美 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 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 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 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4、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 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 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 “分水岭”的含义是 A.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5、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 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 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 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 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 年,部分拉美学着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 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 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 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 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了。 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1.穆罕默德 2.艾萨克·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