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1廉吏于成龙故居简介.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下第1廉吏于成龙故居简介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故居简介 发布时间:2008-1-2 上午 11:20:09????[返回] 在山西方山通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的路途中,有一个名叫来堡的村子。被康熙皇帝亲封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就出生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 时光流逝,历史仍清晰地记录着这位流传千古的清官事迹。目前,方山县境内发现于氏文物82件,征集关于成龙民间故事和佳话100多篇,于成龙墓地、故居、家祠等主要遗址尚保存完好。于成龙清正廉洁的事迹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方山和吕梁一代更是盛传,特别是2000年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后,更是轰动全国,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 于成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清廉程度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为什么几百年来一直久传不衰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他的过去吧。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方山县来堡村人,明崇祯十二年(1693年)举为副贡,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巡抚和两江直隶总督等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病卒于两江总督任上,时年六十七岁,谥“清端”加赠“太子太保”。 于成龙在任几十年的日子里,都始终保持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清廉本色,被广大人民群众泛称为“于青天”、“于青菜”、有事例为证,在罗城连任县令六年多,离任时穷得连路费都没有。黄州八年,于成龙赴福建任职时仅有被褥一束,朝衣一袭,沿途以萝卜为干粮,直到后来当了富甲天下的江南封疆大吏,他仍布衣蔬食,被江南民众称之为“于青菜”。康熙十七年间,于成龙任福建按察使,正值清廷为对付治湾郑成功抗清势力而实行“海禁”政策,当时清朝统治不顾连年民祸,民不潦生,常以“通海”罪名被抓入狱,使许多良民受到迫害,出现了一桩又一桩的冤案。于成龙到达此地后,不顾重重阻挠,主张重审,使无辜民众免遭残刑而释放,并发给贫困者回家的路费。于成龙亲民爱民,关心百姓疾苦,痛恨贫官污吏,凡所到之处,贫官污吏闻风丧胆,却受到百姓的爱戴,被老百姓称为“于青天。”于成龙在离任时,广大群众遮道相送,以泪相别。他死后,江南民众“巷哭罢市,家绘其像以祀之。”康熙亲撰碑文称他为“实天下第一廉吏”。 有关于成龙的清廉故事还有很多,你若有心的话不妨看看由王若东、刘乃顺、林祥三位同志共同创作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传》一书,或者亲历于成龙的故居——山西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相信你一定会收到异想不到的收获。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