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怀念我的恩师曾宪9教授.docVIP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怀念我的恩师曾宪9教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怀念我的恩师曾宪9教授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怀念我的恩师曾宪九教授 ICU 陈德昌教授 ? ??? ?编者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始终是协和科学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今年,我院在发展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后,重新启动学科评估工作,旨在认清自我、思考出路。学科建设的灵魂是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无疑肩负着沉重的责任。那么怎样才能胜任协和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带领大家跋山涉水、独领风骚?在陈德昌教授的笔下,在他对已故外科老主任、现代基本外科学的创始人曾宪九教授的深情回忆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两位大家的风采,特别是在六十年代异乎艰难的岁月里,曾老这位医学泰斗每天的所思、所为。愿大家在阅读中有所获益。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老子《道德经》,今有多种解释,通常指完美的境界。 ? ????那是在60年代后期的某一天,曾主任突然问我:“胃溃疡可以内科治疗,为什么还要外科大夫做手术?”我轻松作答“外科和内科治疗的适应征不同”。主任显然不在意这点。又问:“当初,外科大夫为什么想用手术方法冶疗胃溃疡?”答曰:“外科大夫先把溃疡局部切除,复发了。之后发现胃底部产生大量胃酸,把胃底部切除,还是复发。发现幽门窦部很重要,也切了。”主任说:“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胃大部切除。”“还有迷走神经的问题”,他补充一句。那年,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还未被充分关注。我颇不知趣地打插:“反正,外科总是把病人器官切掉这一块,切掉那一块,或者干脆全切了。”对于我轻率的言论,主任没有恼火,我私下窃喜。在上海工作期间,我喜欢读Zimmermann的一本外科生理学。只读过两三个篇章,不求甚解,就记得这么一点点。 ????我不知道,主任对我这样知识肤浅、思维不严谨的年轻人会有什么看法。要知道,那段时期正在清理阶级队伍,根本不涉及晋升考核。我对主任毫无戒心。主任前一时期下乡务农,连户口都迁出北京。此时回到医院来了,不再去打扫厕所,但也不能进病房,不能上手术台,每天看门诊。我大概属于需要清理的对象。工作在急诊室,值夜班机会多。轮到需要自我批判,或者接受批判的日子,就回来看门诊。根据我的感觉,门诊有很多个半天,坐下来开会学习,或者批判。说来凑巧,主任和我,紧挨着坐在一排。交谈虽然不多,但比正常岁月,接触要多了许多。 ????有一天散会,在走廊上,主任忽然对我说:“你把外科看得太悲观了。”这像是接着上次的谈话。他递给我一本薄薄的单印本,题目忘了,Dragsted写的。书很旧,纸页发黄。回家读了一遍。内容就是主任提过的问题,写作是问答式的。提出一个问题,写出思考、推理与分析的过程,从现象到机制。不是单纯的描述,而是探索可能的解释。 ????1947年我进入原震旦大学医学院,无论上哲学课,或者有几位教授讲课,都考究推理和分折的逻辑性。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总能把复杂的问题,说得简单,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法国人称之为“拉丁精神”,也就是笛卡儿哲学以及以逻辑为基础的方法论。Dragsted 不是法国人,科学家的哲学却有着共性。 ????那个岁月,泥菩萨过江,我没有想太多。某一天,我把书还给主任。他的话匣子便打开了:“外科大夫最早的老师是理发匠,只治皮肤表浅的毛病。后来,外科大夫给病人拔牙,锯大腿,不上麻醉。打开肚子,就不那么简单了,要肌肉放松,更要求无菌操作。打开胸,就更难了,会发生纵膈搏动、肺塌陷等问题。气管内插管,要想从气管把气送进肺里去,就琢磨了好长一阵子。休克是什么?是外来语的译音,是毒血症。毒是什么?打仗了,才知道先要补充血容量。外科大手术适应征扩大了。”主任若有所思,断断续续地说着。从门诊出来,经过走廊,主任要回外科学系办公室去。他停顿了一下说:“外科发展,靠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外科大夫不是理发匠。”我相信,主任这段话,搬到今天医大课堂上去讲,需要讲半天。那个时候,就这么一段时间。我记住了。当然,得天独厚,我是唯一的听众。 ????又有一天,主任突然问我:“现在,外科发展的里程碑是什么?”我愣住了。几年来,忙于写交代、批判自己、批判别人、写大字报……不读书,何以奉告?主任似乎没有期待我的答复,轻声地说:“静脉营养。”但这句话触动了我:主任早已靠边,够倒霉的了,竟在思考当今外科发展的里程碑是什么。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感到清理阶级队伍的工作似乎接近尾声。主任和我谈话开始比较放松。谈到当年为什么要建立外科代谢实验室。他不是寻找理由,为自己遭到批判而辩护。我发现他想得更远。解放后,国内拥有这等规模、这等水平的外科谢实验室,很可能只此一家。上世纪五十年代,我有机会陪同比利时医学代表团,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外宾见到曾主任的外科实验室,深感意外:“他们想做而没有做到。”六十年代“社教运动”开始,权贵者发难,要解决13亿人的温饱问题,研究外科代谢是奢侈。外科实验被迫叫停。到了“文革”,与人斗,其乐无穷。实验室成了外科批斗的会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