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园林文庙寺祠和文化
四川古代建筑文化(二)
第三节? 宗祠与会馆
宗祠与会馆是四川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重要建筑史料,是记录历史演变进程中重大历史事件、政治经济活动和著名人物的载体。
一、宗祠
宗祠是祭祀祖先的庙堂。皇帝的宗庙称太庙,民间的宗庙称宗祠,又称祠堂或影堂。
(一)祠庙
在中国,建立宗庙之制大约始于商代中后期。从汉代起,逐渐形成了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的祭祀,从祭天地、社稷、祖先,发展到祭名山大川,成都的江渎庙就属此类。为名贤及杰出人物建祠庙,实事上也是由宗庙演变而来的。
四川先秦时期就开始设立坛庙,“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成都羊子山土台系西周遗存,是统治阶级用于祭祀和盟会的禅坛,据目前所知,是四川唯一的先秦地面建筑。四川早期民间祠庙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感激大自然的恩赐、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因素的祭祀,如“青石祠”、“天马祠”、“先农坛”等;另一类是为名贤及杰出人物立祠,如“朱遵祠”、“蜀侯祠”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的“周公礼殿”,“堂高九尺,厦屋三间,柱皆梭柱,上狭下广”,唐初始改为祭祀孔子,后更名“大成殿”,明末被毁,这是四川最早的礼制建筑。
蜀汉之后,为名贤建祠之风盛行,名贤祠遍布四川,祭祀的对象也有所变化,此时期的祠庙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三国人物祠堂。蜀汉建都成都,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文臣武将受人民爱戴,各地争相建祠,为其故土增辉。德阳建了“庞统祠”、成都建了“汉昭烈庙”,西晋末李雄据蜀,建“武侯庙”于少城,后合于先主庙内。阆中、云阳均建了“汉桓侯庙”,北宋时期芦山为姜维建了“平襄楼”,清代大邑为赵云建了“子龙庙”,为关羽建庙较为普遍,四川称“武庙”或“武圣庙”,或“关帝庙”。
第二种是历代著名文人祠堂。四川自文翁兴学蜀中,文风大盛,诗文高手踵代相传,文人祀祠遍布全川。早在唐代成都、郫县均建有纪念扬雄的“子云亭”,成都“杜甫草堂”建于宋代,江油“李白祠”建于唐代,后来绵阳又建了“李杜祠”,为李白、杜甫的合祠。涪陵(现属重庆市)在理学家程颐注“易经”的地方建了“点易洞”,黄庭坚为其题名,内有程颐塑像。明清时期崇庆、眉山、新都分别建了“陆游祠”、“三苏祠”、“桂湖”(升庵祠)。
第三种是纪念李冰的川主庙、纪念大禹的禹王庙及其它杰出人物的祀庙。成都川祖庙建于唐代,其它多为清代修建。传说大禹生于四川石纽(今四川西北),于北宋仁宗时成都修建了禹庙。唐以前,白帝城(奉节)建了公孙述祠,唐朝成都建有浣花夫人祠。除此之外,在古代四川还有一些神庙,如火神庙,王爷庙,财神庙,瘟主庙等。
(二)祠堂
祠堂建筑,自南宋朱熹著《家礼》立祠堂之制后,在民间发展很快,尤其明代中世以后,更是遍及城乡。祠堂布局是:前为大门;中为享堂(祖堂),用以祭拜祖先,举行祭祀仪式;后为寝堂, 用以安放祖先神位。宗祠多设戏楼,常与大门结合,上为戏楼,下为大门,穿厅、厢房为饮食住宿之用,两侧围房作疱 房。根据家庭大小及财力,可沿纵横轴线构成多重院落。如温江陈家桅杆及乐山宋家祠堂系重院式平面布局;在山区则随地形加以变通处理,为不对称的多重院式建筑,或城堡式院落。
(三)代表宗祠
1、武侯祠
位于成都市城南。庙宇宏伟,古树苍劲,红墙环绕,系我国唯一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君臣合庙”。西晋末年为纪念三国蜀丞相诸葛亮而建。最初与蜀先主刘备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将武侯祠并入昭烈庙,二庙合一成为君臣合庙。故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帝庙”。现存殿宇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在明代遗址上重建。占地面积56亩,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祠坐北朝南,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和诸葛亮殿五重。刘备殿与东西的文臣武将廊组成一个四合院;诸葛亮殿与两侧的书房、客厅、过厅组成后一个四合院。既各成体系,又以过厅相连而形成严谨的建筑布局。
刘备殿高大宽敞,气势雄伟,正中是蜀汉皇帝刘备贴金塑像,东侧为其孙刘谌塑像。东西偏殿,有蜀汉名将关羽、张飞等的塑像。前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蜀汉文官武将28人,个个形态生动。整个大殿及长廊庄严肃穆。
诸葛亮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气势恢宏,宽敞开朗。殿正中为武侯贴金塑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的塑像。殿内外匾对甚多,最著名的为清代赵藩一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殿西侧为先主刘备惠陵,封土高12米,墓墙周长180米。墓中还合葬有甘、吴两位夫人。
自唐宋以来,武侯祠就已是成都的一大名胜。唐著名诗人杜甫,于公元760年游览该祠时曾写下著名诗篇《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都武侯祠,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杜甫草堂
是成都名城的一颗名珠,第一批全国重点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