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释义
讲授内容 解釋詞義 疏通句意 詮釋成語典故 闡明章旨 發凡起例 * * * * * * 第二章 訓詁的內容 第二節 釋 義 一、解釋詞義 詞是組成句子的基本單位,要知道句子的意義,首先要瞭解詞的意義,因此準確地解釋字義、詞義,就成了訓詁的重要內容。 清代著名學者戴震在《與是促明論學書》中說:“經的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 戴氏以精闢的語言總結出一個治學公式:“離辭”、“辨言”、“聞道”。他說:“凡學始乎離辭,中乎辨言,終乎聞道。” 錢大昕在《經籍籑詁序》一文中說:“有文字而有詁訓,有詁訓而後有義理。詁訓者,義理之所由出,非別有義理出乎詁訓之外者也”。錢氏所謂的“文字”指的就是字和詞,所謂詁訓,指的就是用以表達思想的語言。他主張通過字詞的詮釋,弄通作品的語言,進而弄通作品的思想內容,即所謂的義理。 黃侃所說:“訓詁之事,在解明字義和詞義。” 陸宗達在《訓詁簡論》中指出:“存在于周秦正文中的詮釋文字,實際就是訓詁方法的開端。” 如:《詩經?周南?關睢》第一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傳:“關關,和聲也;雎鳩,王雎也;水中可居者曰洲。窈窕,幽閒也;淑,善;逑,匹也”。毛亨注解《詩經》正是從解釋詞語開始的。 《周易?乾卦》卦辭說:“乾,元、亨、利、貞。”這卦辭是在解釋《乾卦》有“元”、“亨”、“利”、“貞”四種屬性。《周易?文言》進一步解釋說:“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這實際上是解釋“元、亨、利、貞”四詞在這卦辭中的特定涵義。 《爾雅?釋詁》:“粵、於、爰,曰也,爰、粵,於也。”又“僉、咸、胥,皆也。”又“茲、斯、咨、呰、已,此也。” 《廣雅?釋詁》三:“害、曷、胡、盍,何也。”又《釋詁》四:“否、弗、倗、粃,不也。”又“曼、莫,無也。” 《小爾雅?廣詁》:“勿、蔑、微、曼、末、沒,無也。”又“嗟,發聲也。”又“姑,且也。”又《廣訓》:“諸、之,乎也。” 返回 二、疏通句意 疏通句意幫助讀者瞭解掌握句子意義,是傳注訓詁的落腳點,但串講句意,古文獻也有不少,如: 《詩經?衛風?淇奧(yù)》:“瞻彼淇奧,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怵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財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爲工也。 《墨子?尚同下》:“小人見奸巧,乃聞不言也,發罪鈞。”此言見淫辟不以告者,其罪亦猶淫辟者也。 《詩?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毛傳:“至已之死,信無它心。” 《詩?鄘風?相鼠》:“人而無儀,不死何爲?”鄭箋:“人以有威儀爲貴,今反無之,傷化敗俗,不如其死無所害也。” 《楚辭?離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王逸注:“言日月晝夜常行,忽然不久,春往秋來,以次相代,言天時易過,人年易老。” 《孟子?離婁下》:“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博反約也。”趙岐注:“廣學悉其微言而說之者,將以約說其要。意不盡知,則不能要言之也。” 返回 三、詮釋成語典故 (一)解釋成語 古籍中引用的成語,常是前代的名篇或名人的語句,也有不知來源的古語,也有流行的諺語、俗語和格言等。訓詁家們訓釋這些成語,或釋其來源,或釋其意義,或釋其引用者的用意等等。 《書?泰誓》:“古人有言曰:‘撫我則后,虐我則仇。’”孔傳:“武王述古言以明義,言非惟今紂惡。”孔安國在這裏解釋了武王在《泰誓》中引用兩句古語的用意和作用。 《左傳?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又曰:‘鹿死不擇音。’”晉杜預注:“言首尾有畏,身中不畏者少。”“音,所休蔭之處,古字聲同,皆相假借。”孔穎達疏:“杜意‘音’本當作‘蔭’,古字聲同,皆相假借,故《傳》作‘音’。言鹿死不擇庇蔭之處,喻己不選所從之國,欲從楚也。” 《左傳?昭公十三年》:“諺曰‘臣一主二’,吾豈無大國?”杜預注:“言一臣必有二主,道不合,得去事大國。” (二)詮釋典故 中國歷史綿長,文化悠久,古籍中被古代稱爲典故的東西很多,能否明瞭這些典故,直接影響到對作品意義的理解,訓詁學家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往往對這樣的典故詳加解釋。詮釋典故大致包括兩項內容: (1)解釋某些詩文中隱含的故事。例如: 《詩?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毛傳:“天生后稷,異之於人,欲以顯其靈也。帝不順天,是不明也,故承天意而異之於天下”。鄭玄箋:“祀郊禖之時,時則有大神之迹,姜嫄履之,足不能滿履其拇指之處,心體歆歆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检验科SOP规范样本.pdf VIP
- 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必威体育精装版版).doc VIP
-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Ovation算法.ppt VIP
- DLT 5700-2014 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pdf VIP
- RCS-9613线路光纤纵差保护测控装置.doc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必威体育精装版党政领导干部拟任县处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新业态模式下如何认定劳动关系.docx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