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ppt课件(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要点.ppt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ppt课件(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要点.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ppt课件(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要点

2、完成08福建卷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08福建卷6) 子谓颇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迷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用之则行,舍之则哉,惟我与尔赴有夫!(3分) 译: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分) 译:                  。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4分) 答:                  。 3、熟读并背诵相关语段。 4、课外练笔: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看孟子是 如何阐述的? 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复习回顾 研习课文 拓展延伸 巩固练习 链接高考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②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③学习孟子运用排比、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 ④能背诵一些经典名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小组合作探究。 ②学生自主学习。 ③加强诵读。 ④通过讨论交流,加以体味、联想、思考,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思索文章所包蕴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②学习体味文章深刻思想,从而对人生获得一种借鉴与指导,直面今后所面对的人生困惑; 学习重点: 理解“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 学习难点: 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 检查预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 、 、 、 ,战国中期 的主要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邹(今山 东邹城)人。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 ”, 又与孔子并称“ ”。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 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 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晚年退居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等著书, 作《 》七篇。宋代朱熹将《 》 《 》《 》《 》合称“四书”。 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 散文家 亚圣 孔孟 孟子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①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译文: 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塞在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和义与道相配合;没有这些,就会萎靡不振了。这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取得它的。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气)就萎缩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 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即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即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即义)上,实现志向(的时候),就和民众(一起)遵循仁义道德,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富贵不能使我 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 样才叫他做大丈夫!” (二)重点句子翻译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以前不具备的才能。 (二)重点句子翻译 研 习 课 文 1、何谓“浩然之气”?(或“浩然之气”有何特点?) (用原文回答) “至大至刚”,“塞于天地” “配义与道” 形态 性质 2、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研 习 课 文 3、义和气是什么关系?(用原文回答) (1)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