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推拿科普文章(中医示范材料)
推拿按摩概述
推拿是中医学临床学科中的一门外治法,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法技巧作用到人体的某个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或预防(保健)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属于非药物疗法的重要内容。它总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等,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早期的按摩疗法仅用于少数疾病的治疗,手法种类也较少,常用的是按和摩两种手法,故称按摩。后来随着治疗范围的扩大,手法也从简到繁,于是按摩这一名称逐渐被推拿这个更为明确的概念所取代。
推拿疗法不但医生可以用来治病,病人也可以用来进行自我治疗,长期坚持可起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效果。另外,药物治疗都会有一些毒副作用,而推拿治疗则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可称为“绿色疗法”。因为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因此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以下简要介绍一下推拿的几个小常识,提高一下大家对推拿的认识。
推拿学发展源流
推拿是人类最早运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人类还不会运用药物,在日常劳动中,经常发生损伤和病痛,就会自然的用手抚摸按揉伤痛局部及其周围部位。发现疼痛减轻,这时人们就自然地认识到抚摸按揉的作用,有思维的原始人就从体会中积累了经验,由自发的本能发展到自觉的医疗行为,再经过不断的总结、提高,逐渐形成了推拿治疗体系。其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一下几个历史阶段。
(一)、远古时期
人们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远古时期,已经开始对按摩疗法有所认识和掌握,在殷墟中发现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按摩的记载。据载甲骨文中的“拊“字即是按摩之意,还记载了当时已有专门按摩的医生,而且有女医生,但文中没有药物或针灸治病的具体描述,更无相应的治疗师的记载,这说明在当时按摩是主要的治病手段。现代学者根据殷商地处中央(今河南洛阳一带),提出按摩之法缘于中央,并由殷人发明。
(二)、先秦两汉时期
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著作就较完整地记载了推拿防治疾病的方法。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当时有推拿专著《黄帝歧伯按摩十卷》。《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且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巨著,约成书于秦汉时期。全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有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该书中有不少有关推拿的记载。其中提出“导引按矫者,亦从中央出也”(《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现代有人考证指出,“中央”是指河南洛阳一带,也可能洛阳即是我国推拿发源地。《内经》中,还列出了推拿的适应范围,分析了什么病症推拿可治,什么病症推拿无益,什么病症推拿会加剧病情的不同情况(《素问·举病论篇》和《素问·玉机真藏论将》),介绍了两种推拿工具,即可用“指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留分气”的圆针和“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的提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古代推拿,还应用于抢救。《周礼注疏》一书中说:“扁鹊治虢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运用推拿等方法成功地抢救了尸厥病人一事。尤其突出的是,秦汉时代已科学地应用体外心脏按摩,抢救自缢死者。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介绍“救自缢死”方法中说:“徐徐抢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此法最善,无不治也。”古代在推拿手法操作时,已注意与其他方法的结合。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汉代淳于意以寒水推头治疗头痛、身热、烦满等症;《金匮要略》中提到,对四肢重滞的患者可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法治疗。其中膏摩,即是将药煎成膏剂,涂在患处进行按摩。用“寒水”作介质进行推,以药膏作介质进行摩,都是加强两者的作用。在我国自唐代之前,常常将“导引”和“按摩”联系在一起称谓。其实,这是两门不同的防治方法。导引,唐·王冰解释为“摇筋骨、动支节”,是自动还是他动,是自摇还是他摇,王氏未加详解;唐·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则认为导引是一种“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的方法,提出了自我操作的特点;《庄子·刻意》提出“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强调了呼吸运动的要求。从这些古代文献中可以概括地认为,“导引”是一种配合呼吸,进行自我手法操作,自主活动的防治疾病和强身保健的方法。推拿则是一种可以配合呼吸,既自动又他动地进行手法操作的防病治病的方法。因此,导引和推拿也是两种密切相关的疗法。尤其是自我手法操作,既可谓之推拿,也可称之导引。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描绘44种导引姿式,其中有捶背、抚胸、按压等动作,并注明了各种动作所防治的疾病。这些动作,就是自我推拿的方法。
(三)、魏晋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有许多方面的按摩记载,如晋·葛洪在《肘后救卒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