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赵武灵王的功烈--赵国的强盛
第七章 赵武灵王的功烈--赵国的强盛
第七章 赵武灵王的功烈--赵国的强盛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声名显赫的君王。他统治赵国时期,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出兵灭掉中山,向北方扩地千里,赵国历史进入最辉煌时期。在其功烈余荫下,赵惠文王东伐强齐,西败强秦,赵国成为东方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一 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背景
赵武灵王亲政与称王
赵武灵王名雍,是赵肃侯之子。公元前325年即位。赵武灵王即位之初,因年纪尚小,未能听政。阳文君为赵相,另设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共同管理赵国国政(《史记·赵世家》)。
赵武灵王何时亲政,文献缺乏明确记载,《史记·赵世家》记载是在赵武灵王三年城部(今河北高邑东)之前(《六国年表》记城部在二年)。
赵武灵王亲政后,首先求教于先王贵臣肥义,增加了他的爵秩;国中三老年八十以上的,月致其礼。赵武灵王亲政后的举措,初步显示了治世之王的英明与魄力。
赵武灵王三年(前323年),武灵王与魏、韩、燕、中山之君相互尊为王,这便是战国时代有名的五国相王事件。王,《说文》释一问题,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清人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根据《赵世家》记载的十一年,王召公子职,推测赵武灵王恢复称王是在赵武灵王十一年。其实,《赵世家》自赵武灵王即位起就一直称其为王,这一记载并不能作为其恢复称王的证据。关于这一点,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五国相王考》中已有论述。钱氏还认为,赵武灵王在传位给太子何时,自称为主父,主本是春秋时期大夫有国之称,赵武灵王似乎在其有生之年并未再称王。前引《水经·河水注》所载赵武侯修长城一条材料,也可为赵武灵王在其有生之年没有再次称王提供确证。如此说不误,那么赵武灵王这一名号中所称之王,更多的含义就是后人对这位称王一时而英雄一世的伟人的尊称了。
赵武灵王改革的背景
战国初年,为了图强,各国纷纷进行改革,魏国有李悝改革,楚国有吴起改革,秦国有商鞅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厉行法政,其它齐、燕等国也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努力。韩、魏的改革,使韩、魏强盛一时,楚、齐、秦的改革,则使这些国家的实力明显强于其他诸侯,尤其是秦的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列国中最强盛的国家。改革则国兴,不改革则国亡,改革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起彼伏的诸侯改革,成为赵武灵王改革的时代背景。
随着各国改革的深入,各国间的兼并战争也愈演愈烈,赵国面临的周边环境日益严峻。赵国居于四战之地,西邻韩、秦、林胡、楼烦,北接燕、东胡,东与齐国隔黄河为界,南连魏国,并有中山在其腹心。这些毗邻的国家与部族,都对赵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赵武灵王即位的当年,便爆发了赵与齐、魏的战争。赵将韩举与齐、魏交战,战死桑丘。有关此次战争的人物、时间和地点,古史记载颇多歧异。《水经·河水注》引《纪年》载:晋烈公十年,齐田胖与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获韩举,取平邑、新城。《韩世家》《索隐》则说:《纪年》......败韩举在威侯八年,举先为赵将,后人韩,《纪年》云韩举赵将......其败当韩威王八年。晋烈公十年距韩威侯八年相差七十八年。经学者研究,晋烈公十年当为梁惠王后元十年,此说已成定论。梁惠王后元十年即赵武灵王元年。然《韩世家》载宣惠王八年魏败我将韩举,《六国表》在同一栏却记载:赵武灵王元年,魏败我赵茬。白光琦认为:《六国表》采自秦史,秦惠王十三年魏败赵獾韩举,由于狴讹作蘸,遂误为二人.而分置于赵、韩两国栏内,《韩世家》也因之而误。白光琦的观点较有道理。关于桑丘之地望,《赵世家》《集解》引《地理志》认为在泰山,《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纠正《集解》的说法,认为:桑丘城在易州遂城县界。平邑在今河南南乐,新城今地不详。桑丘当距平邑、新城不远,也当在泰山附近。从文献纷纷记载此次战争看,此次战争的规模与影响在当时很是不小。
在武灵王即位不久,位居赵国北部的燕国也曾出兵伐赵,据《水经·溏水注》引《竹书纪年》:燕人伐赵围浊鹿,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勺梁。从赵武灵王亲自率兵与代人共救浊鹿看,此次燕国入侵的规模也是不小的。
在与赵国毗邻的诸国、诸族中,最具威胁性的是秦国和中山。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国。赵国的西北边地即与秦国毗连,直接处在秦国的威胁之下。强秦的扩张严重地威胁着东方各国尤其是赵国的安全。
为了对付强秦向东方的扩张,魏将公孙衍发起合纵运动。公元前319年,在东方各国的支持下,公孙衍升任魏相,合纵形势正式形成。
公元前318年,五国联合攻秦,被秦打败。五国攻秦初战失利后,第二年,韩、赵、魏三国军队又联合进攻秦国,被秦国将军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打得大败,仅赵国军队就被斩首达八万人之多。东方强国齐国乘机出兵,在观泽(今河南濮阳北)再败赵军。五国攻秦事件以赵国损兵折将而告终。
修鱼战后,秦国开始蚕食赵国土地。赵武灵王十年,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项练习】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专项—《填写单位》 人教版 (含答案).doc VIP
- 药学英语(上册)(第5版)史志祥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高中入团思想汇报范文(6篇).docx VIP
- 公路大中修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与研究-来源:现代企业文化·下旬刊(第2021007期)-中国工人出版社.pdf VIP
- 稻盛和夫《心》读后感集合5篇.docx VIP
- 个人现实表现(现实表现).pdf VIP
- 货物运输投标文件(技术部分).pdf
- GB_T 15560-1995《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时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pdf
- 食材配送项目投标文件.doc
- (统编2024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8课 课余生活真丰富 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