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印楝品质调查研究.doc
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印楝品质调查研究
摘要:指出了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系长江中上游脆弱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印楝是该区引进的优良生态经济树种,其经济开发价值取决于印楝素含量。通过初步调查分析表明:会理县前期引种之印楝,印楝素含量平均达到0.366 6%,高于0.3%的经济开发含量,整体品质较好。会理初步选择了10株印楝素含量在0.412 3%~0.491 8%的优良单株,为今后良种选择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会理;干热河谷;印楝引种;品质调查
收稿日期:2011-09-04
作者简介:冯稚平(1959―),男,四川会理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造林工作。
中图分类号:S48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023-03
1 引言
印楝(AzaDiachta indica A.Juss)属楝科常绿乔木,原产于东南亚及南亚热带国家。该树不仅具有抗干热(旱)气候、耐贫瘠土壤、生长快、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强等优点。而且从其果实中提取的印楝素,是世界上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杀虫剂,可防治400余种农、林、仓储及卫生害虫。因此,印楝被誉为干热气候条件下的优良生态经济造林树种。
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系长江中上游脆弱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由于该区光照强,干旱少雨,造林十分困难。为治理该区恶劣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999年会理县引进该树种进行试种,在获成功后,自2002年起,全面在该区干热河谷大面积推广种植,至2005年,已发展近0.33万hm 且近60%已开花结实。但是,由于会理县引种的印楝均系采用未经品质检测的混合种子育苗进行种植,这些林分所产种子其“印楝素”整体含量高低尚不清楚。据资料介绍,在采用实生繁殖条件下,受自然杂交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不同单株或品系印楝素的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若其印楝素含量<0.3%时,基本上失去其开发价值。为对会理县现种植之印楝开发价值进行评估,为该项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开展了本项调查研究。
2 调查区自然概况
2.1 调查区气候
调查区域分别位于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江竹、新安两个印楝主要发展区。调查区海拔900~1 400m,年均气温21.0~22.8℃,最热月均温25~27℃,最冷月均温2~5℃,≥10℃年活动积温6 000~8 000℃,无霜期350d左右;年降雨量600mm左右,年蒸发量2 500mm以上,其中6~11月为雨季,雨季降雨占全年的90%以上,但雨季多间歇性干旱,属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类型。
2.2 调查区土壤
该区土壤主要有红褐土、石骨子砂土、麻布夹土以及紫色石骨子土。土壤侵蚀严重,旱季土体紧实,特别干旱。同时,由于明显干湿交替,造成钙镁离子升降,使土体多具石灰结核或结盘。土层石砾含量高,多为粗骨质,调查区土壤0~5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在0.4%~0.9%,全氮0.02%~0.07%,速效磷3.6~4.9×10-6,速效钾在6.5~18.0×10-6,土壤养分十分贫乏。
2.3 调查区植被
在金沙江干热气候条件下,加之人为影响严重,造成本区植被呈现出干热稀树灌丛或稀树草丛景观,残存植物多具耐热抗旱的旱生形态。其植物种类主要有攀枝花、罗望子,麻疯树、滇合欢、余甘子、车桑子、黄荆、山蚂蝗、假杜鹃、扭黄茅、芸香草等。
3 调查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调查研究内容
主要调查印楝的生长、结实情况、测定果实、种子大小、千粒重,取样检测印楝种子的印楝素含量。根据印楝素分析结果,一方面对会理县发展之印楝整体品质及经济开发价值作出评判,另一方面通过对单株印楝素的含量测定结果分析,希望从中发现优良单株,为今后进行优良采种母树选择打下基础。
3.2 调查方法
在1999~2003年造林的印楝林分中,分年度、分别不同坡向、海拔,在结实林分中设置10m×10m样地(每一样地至少5株),分别测定其树高、胸径,并在各样地中选择最接近平均胸径的单株,采用标准枝法测定其产量;在选定的样株同一方向上,单株采摘成熟种子,测定其果实及种子大小,种子千粒重,并按分析要求,单株取样送相关部门测定其种子印楝素含量。
3.3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3.3.1 整体品质分析
通过对会理县1999~2003年种植的印楝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会理县引种种植的印楝整体品质较好,其中1999年引种种植的印楝,种子千粒重平均为274.75g,印楝素含量平均为0.366 6%;2003年种植的印楝种子千粒重平均275.79g,印楝素含量平均为0.373 7%(表1)。
表1 印楝品质调查测定统计
3.3.2 优良单株选择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