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溪镇中心学校后勤教师赵万凤先进事迹.docVIP

棕溪镇中心学校后勤教师赵万凤先进事迹.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棕溪镇中心学校后勤教师赵万凤先进事迹

无私奉献的楷模 ——记棕溪镇中心学校后勤教师赵万凤先进事迹 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 在碧波荡漾的汉江南岸,在重峦叠嶂的马鞍山下,有所整洁漂亮的学校——棕溪镇中心学校。这所学校有这样一个普通的教师、平凡的老人。她没有丰厚的酬金奖励,也没有鎏金的证书鼓励,但她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她就是旬阳县棕溪镇中心学校后勤工作者——赵万凤女士——一个个子不高、不善言辞、数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 “我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儿女看待,看着自己三十余年来把三千多个儿女教育成才,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 赵万凤,1958年出生在旬阳县棕溪镇矾石村。该村地处秦巴山区,闭塞偏僻、贫穷落后。1976年她高中毕业后,为彻底改变她童年艰涩的记忆,实现自己心中那充满阳光的梦,她毅然执起教鞭,走上三尺讲台,在村里当起了几十个学生的“孩子王”。这一干她就再也没有停住脚,春去冬来,寒暑往返,三十余年来,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山区教育事业上。如今,赵老师已是面沾风尘,早生华发。真是“勤劳半世事文章,满腹才华鬓染霜。教书育人无怨悔,桃李天下名声扬。” 三十多年来,赵老师一直坚守在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教学点这个特殊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住在学校附近的村民都说,三十多年来,赵老师从没有无故放过一天假,从没有因为个人私事耽误过孩子们一节课,每逢刮风下雨,总看见赵老师背着孩子,拉着孩子,往返于上下学的路上…… 2002年12月,笔者曾有幸在赵老师任教的矾石村教学点参加教研会。四间土木结构的房屋斑驳离碎,教室里传出四个年级六十多名学生的琅琅书声。赵老师既是校长,又是一年级和三年级的班主任,课余时间还要给孩子们烧开水、做饭。然而,就在这间八十年代建造的简易教室内,赵老师操着流利的普通话,娴熟地操作着语音座、投影仪,带领孩子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听赵老师说,她上班前,这所学校只是生产队的一片场地,两间破草屋,桌凳都是石头垒起来的,连厕所都没有。赵老师与社员一起人拉肩扛,建造起了土木结构的两间教室,垒起了厕所,学校就算建起来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和地方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赵老师积极主动的争取改变办学条件,她到村里、乡里求爷爷拜奶奶,不知跑过多少路,磨破多少次嘴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强烈的事业心感化了村民,感动了上级。县乡村三级陆续多渠道集资,将原教室改建成四间校舍,一间用作厨房,一间用作办公室,两间用作教室,并相继配备了木质课桌凳。平整了篮球场,添置了篮球架,垒起了乒乓球台,拉起了围墙,安装了铁门。学校终于成了一所真正的学校模样。 原棕溪镇中心学校副校长柯美义告诉我:“这些语音座、投影仪、电视机等先进教学设施,都是赵老师带领孩子栽种黄姜、勤工俭学挣钱买的。赵老师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孩子们学习英语、操作电脑,为此,她一直在进修学习呢。” 其实,三十多年来,赵老师有很多升迁和外迁的机会,但她都放弃了。她舍不得她的这一特殊的岗位。她也十分明白,也没有人能够真心实意、甘心情愿地去像她那样站在她的那个特殊的岗位上。我曾问过赵老师:“你把你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这所学校,心里后悔过吗?”赵老师爽快地笑了:“不后悔,教书是个良心活路,我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儿女看待,看着自己三十余年来把三千多儿女教育成才,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听着赵老师朴素的话语,我眼睛湿润了。是啊,正是这位执着的“妈妈”坚守着这片热土,这里的孩子们才会被教育的阳光普照。 “我谁也不欠,就是欠老伴儿太多。”不经意间的目光触动,我分明看到她眼角的泪花。 每当提起老公柯恒奎,赵老师脸上就会有一抹伤痛和愧疚:“我谁也不欠,就是欠老伴儿的太多了。”她的声音很低很低,不经意间的目光触动,我分明看到了她眼角噙满泪花。 柯恒奎当过兵,退伍复员后,这个朴素耐劳的汉子就支撑起了这个贫困而幸福的家庭。不管是大忙节气的收割粮食,还是缝补浆洗喂牲口,他都一身挑了下来。每当赵老师要回家帮忙时,他总说:“你的责任比我重,可不要耽误了那些娃娃啊。”几十年来,两口子恩爱和睦,没有拌过一次嘴。 2006年,柯恒奎被查患上了肝硬化,被送到十堰住院。赵老师只能利用周末去照顾,其间的每周日下午,她都是在亲人的抱怨声中,在老伴儿留恋的眼神中,匆匆含泪返校,回到自己深爱的学生身边。学校领导体谅赵老师的难处,不止一次让她请假专心给老伴儿治病,她总是说:“我放心不下老伴儿,但我更放心不下这几十个孩子呀。” 2010年7月30日,赵老师的老伴儿因肝癌扩散,不幸去世,而赵老师还在学校为学生煮鸡蛋。相亲相知半辈子,恩爱往事历历在目,斯人已不在。每逢清明节、祭日,赵老师总到老伴儿坟前祭祀,她常说:“我们老柯命苦啊,为了支持我的教育事业他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