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德裕的平泉诗.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李德裕的平泉诗.doc

  试论李德裕的平泉诗 唐文宗、武宗时期的洛阳已失去了前期在 政治 、 经济 方面的重要性,政治氛围较之长安温馨怡人得多,再加以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又设有留守、分司这样的闲职,就成为当时失势官僚权贵被闲置或厌倦官场的人逃避党争的地方,老年官僚也选择这里退闲养老。私家园林十分兴盛。在洛阳这块特殊的土地上,能否归居自家园林,实际上就是能否从政治中心抽身的 问题 。在洛阳任职或退居洛阳者,能真正成为园林的主人,如闲居洛阳十七年的白居易;羁身官场无法脱身者,只能在梦中回到精心营造的园林,这些人中尤其以李德裕这一中晚唐政治斗争中具有非常意义的人物的处境、心态最为典型。 随着在党争中的浮沉,李德裕一生曾有三次居于平泉庄。文宗大和八年(834),李德裕为李宗闵排挤,第一次任相生涯结束。文宗开成元年(836)九月以太子宾客分司居洛阳,十一月授浙西观察使。开成五年(840)秋,由淮南节度使入相,路过洛阳,在平泉庄小住。入相后,“佐武宗中兴,威名独重” (洪迈《容斋随笔》卷一《人臣震主》)。 会昌六年(846),武宗卒,宣宗即位,李德裕失势,四月罢知政事,出为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九月改东都留守,解平章事。次年,由东都留守以少保分司东都,十二月贬潮州司马。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底,卒于崖州贬所。李德裕最终没有归居苦心经营的平泉庄。透过他有关平泉庄的诗作(“平泉诗”),我们可窥见其内心中深隐而真实的一面。 李德裕有关平泉庄的诗作,应包括在洛所作《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伊川晚眺》等八首,更多是在外任职时所写,诗人以诗来表达自己对平泉庄的思念之情。大和八年,任镇海军节度使、浙西观察使时,有《怀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诗。大和九年,袁州长史任时,有《夏晚有怀平泉林居》、《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诗。而开成二年至五年(837—840)淮南节度使任期间,所作诗最多,有《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晨起见雪忆山居》、《首夏清景想望山居》等近七十首,尤其开成五年夏复相前更有多首作品。诗题中大多用思、忆、怀、想等直抒思念之情的字眼。“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秋忆泛兰卮,冬思玩松雪”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 ,物色的变化总是牵动着诗人的心,让他想起平泉庄中的一草一木。许多思念之作描写平泉庄的春景,如《忆平泉杂咏》(十首)、《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等诗。其《忆平泉杂咏·忆野花》诗,题下自注:“余未尝春到故园。”诗作于开成五年初春。李德裕是在思念中想象平泉庄的春色,由此更可见其思念之切。与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相联系的就是诗人的退居、归休情思。 一 平泉诗中的隐逸思归情绪 在对平泉山居的思念中,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归情绪。平泉诗中反复表达诗人对山林的热爱,“嗟予寡时用,夙志在林闾” (《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 ,“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 。他渴望回到平泉山居,归去之音始终回响在其平泉诗作中。 平泉诗中大量运用古代隐士的典故,诗人以此表达隐逸思想。主要有商代伯夷、叔齐,春秋范蠡、介子推、长沮、桀溺,战国陈仲子,秦末商山四皓,西汉疏广、疏受,东汉严光、张仲蔚、向子平,汉末庞德公,晋魏舒、陶渊明等。“薄暮柴扉掩,谁知仲蔚园”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书楼晴望》) ,直接以隐士之名称平泉山居。其中,范蠡的典故用得较多,在这个人物身上寄寓着诗人的最高理想。如其《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舴艋舟》诗,由小小的舴艋舟,想到乘小舟出入三江五湖的范蠡,挂朝衣、极烟水、游杏坛、入湘川,写出范蠡超然世外的身心自由状态,又切合了舴艋舟轻快的特点。其《退身论》一文思考退身是否就能免祸的问题,文的末句为“终不及乘扁舟变姓名,浩然五湖之外,不在人间之世,斯可以免矣”,李德裕认为要做到身退而不受其辱,要以“遭逢善人”为前提,而世间多恶人,身退后的命运难以预料,只有学鸱夷子超然世外才能真正远离祸患。 除典故中的古代隐士外,平泉诗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只有乡园老人、龙门僧和村中善酿的刘、杨二叟。诗人羡慕乡园老人心地省净,“所思惟岁稔” (《思乡园老人》) 。龙门僧春日可以到平泉赏玩松石、碧潭,园林的主人却不得归去,“应怜林鹤主,远作沧溟客” (《寄龙门僧》) ,李德裕竟生出羡慕、自怜之情。“二叟茅 茨下,清晨饮浊醪” (《忆村中老人春酒》) ,不喜饮酒的李德裕,想到村中刘、杨二叟自己酿酒,自己酌饮,没有官务,不藏机心,相形之下,顿感自己身心疲累。由此都可见出诗人内心中对抽身官场、悠然自适生活的渴望。除舴艋舟外,在平泉诗中,其他物象如白鹭鸶、钓石等,也常常寄托着诗人的隐逸情思,“所乐惟烟水,徘徊恋钓矶“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白鹭鸶》) ,鹭鸶成了高洁不俗的隐士形象;园中钓石,令诗人想到汉代隐居不仕垂钓水边的严光,“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