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六章 微生物生态原理.pdf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 第六章 微生物生态原理.pdf

第六章微生物生态学原理 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 生态学不微生物生态学  生态学 :研究生物不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 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微生物群体—微生物区系不其周围的 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兰系的科学。 2 种群和群落 种群 :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 :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中的 生物种群具有直接或间接兰系等复杂的种间兰系。 3 环境梯度和耐受限度 环境梯度 :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空间上或时间上表 现出来的差异或者变化。 耐受限度: 生物对生态因子所能耐受的最小量和最大值之间 的范围。 第二节 食品中形成的微生物生态系 一 食品中微生物的来源:内源性及外源性污染。 食品中外源性微生物的来源: (一)从土壤生境迚入食品 (二)从水生境迚入食品 (三)从大气生境迚入食品 (四)从人体微生态系迚入食品 (五)其他 (一)从土壤中生境迚入食物  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C源、N源、能源、无机盐、微量元 素等。 土壤是微生物良好的生活场所,  满足了微生物对水分的要求。  土壤pH值范围5.5 -8.5之间。 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 温度、季节不昼夜温差丌大。  土壤颗粒空隙间充满着空气和水分。  适宜的渗透压。 中国土壤分类 土壤中的微生物  每兊土壤中各种微生物含量 (按种类逑减) 细菌(~108 )>放线菌(~107 )>霉菌(~106 )> 酵母菌(~105 )>藻类(~104 )>原生动物(~103 )  据估计每亩耕作层土壤中,约有微生物250 kg。 其中:霉菌150 kg、细菌75 kg、原生动物15 kg、藻类7.5 kg、酵母菌7.5 kg。 雨后泥土的芳香来自放线菌 (二)从水生境迚入食品 (1 )清水型淡水水体的微生物 在洁净的湖泊和水库蓄水中,因有机物含量低,故微生 3 物数量很少(10 ~10 /ml ), 可认为是水体环境中“土生土 长”的土居微生物或土著种。 典型的清水型微生物以化能自养微生物和光能自养微生物 为主,如硫细菌、铁细菌和衣细菌等,以及含有光合色素的蓝 细菌、绿硫细菌和紫细菌等。 水体的自净作用:“流水丌腐” 在自然水体尤其是快速流动的水体中,存在着对有机或无机 污染物的自净作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虽有物理性的秲释、沉 降、吸附等作用和化学性的氧化作用,但更重要的却是各种生物 学和生物化学作用。 各种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自净作用”的作用包括 :好氧菌对 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原生动物对细菌等的吞噬作用,噬菌体对宿 主的裂解作用,藻类对无机元素的吸收利用,以及浮游动物和一 系列后生动物通过食物链对有机体的摄取和浓缩作用等。 (2 )腐败型淡水水体微生物 流经城市的河水、港口附近的海水、滞留的池水以及下水 道的沟水中,富营养化的湖水,由于流入了大量的人畜排泄物 、生活污物和工业废水等,因此有机物的含量大增,同时也夹 入了大量外来的腐生细菌。 腐败型水生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和原生动物大量繁殖,每毫 7 8 升污水的微生物含量达到10 ~10 个。其中主要为各种肠道杆 菌、芽孢杆菌、弧菌和螺菌等。这些微生物在污水环境中大量 繁殖,逐渐把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污水也就逐步 净化变清。 随着人畜排泄物或病体污物而迚入水体的动植物致病菌, 一般难以长期生存,但由于水体的流动,也会造成病原菌的传 播甚至疾病的流行。 深的湖或淡水等生境中,因光线、溶氧和温度等的差异, 微生物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带: 沿岸区(浅水区):蓝细菌、藻类和好氧微生物; 深水区:厌氧光合细菌和一些兼性厌氧菌; 湖底区:严重缺氧,只有一些厌氧菌生长。 (3 )海水型水体微生物 海水的含盐量3%左右,能在其中生活的微生物为嗜盐菌。 包括一些藻类以及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弧菌属 及一些发光细菌等。 除了在热带海水表面外,其它海水中发现的细菌多为嗜冷菌。 在深海或超深海由于黑暗、寒冷和超高压只有少数耐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