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经济学;
本课程以裴育、叶子荣等的教材为参考书目。;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对公共经济学的理解和界定;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感性认识;关于公共产品:教育;关于外部性问题:环境污染;关于外部性问题:做官;关于政府行为的合理性:从经济学角度解释
案例:政府该不该为安全事故埋单?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央视《新闻会客厅》回答有关矿难问题时,竟引用了一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老板赚票子,农民死儿子,政府当孝子。”
这句顺口溜是当今矿难的真实写照。政府这个“孝子” 当得很不值。政府应该是一个为民服务机构,但服务不是当“孝子”。政府当“孝子”,是在现有情境中,不得不为那些黑心矿主做的臭事“擦屁股”。
梅州大兴煤矿特大透水事故中,矿主曾云高以250万“买断”当地煤矿经营权后,年产值高达2亿元,短短的6年时间,他身价亿元。而这次事故中丧失了123条生命,在23天的救援中,兴宁市投入抢险、接待等经费高达2000多万元(2005年8月30日《南方都市报》)。;这些经费当然是当地政府埋单。2000多万元并不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事故调查人员、抢险救援人员的来往经费以及调拨抢险救援设备、车辆运输等,把这些加起来,也决非小数目。也就是说政府当这个“孝子”,当得很“冤大头”。
矿主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从未添任何安全设备,连矿工下井用的矿灯、矿帽都要自己买,可见这位“黑金”老板的贪婪。既然矿难是黑心矿主行为造成,责任当然由他自己负,凭什么要政府当“孝子”?如果依照原有规定,出了事故最高罚款20万元;在刑事追究中,按照刑法规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面对如此低廉的违法成本,矿主们不屑一顾,仍然“以利润为本”,执著地做他们日进斗金的老板。;只有让他们当矿难的“孝子”,让他们当得心痛、破产,他们才会核算成本;死人要比添置安全设备昂贵得多,矿难才能得到遏制。
再说,政府当“孝子”,埋单的钱是纳税人的钱,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当“孝子”,我想没有哪个纳税人会同意这样做。当然在抢险救援应急时,生命攸关,政府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大局出发,毫??迟疑拿出资金是正确的,但这种“毫不迟疑”的同时,还应尽快冻结黑心矿主所有的银行账户,待到抢险救援结束核算经费后,由他们来承担这些经费才是公正合理的。
过去出现类似这样的事故,都是政府当“孝子”埋单,以至造成违法成本低廉,这也是我国重大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衡阳“11?3”特大火灾,19名烈士家属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永兴集团等4名被告,索赔经济损失(2005年9月1日《生活日报》),让“黑心老板”当“孝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标本”,也是政府不再当冤大头一个好的开始。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 2005-09-08;关于公共企业问题:水表该由谁掏钱?;按理说,这些度量衡器具,自古由商家自买自备,顾客是从不向商家交纳“秤杆使用费”的,但在和“水主”做生意时,常理就行不通了。用水的,非得交“秤盘”(水表)使用费;而且还非得为卖水的大户人家换“新秤”交许多钱。
“水表改造运动”到处搞得轰轰烈烈。各地水表改造收费差别较大,对家庭收费,从三五百元到1500元的都有,从网上收集信息看,一般在七八百元。全国城镇家庭少说有1.2亿,就算对1亿户进行改造,每户收费即使平均为600元吧,就是600亿元。
实施水表改造利润很高。专门搞安装工程多年的行家,对该收费做了分析。以每户收850元(一家双管)的为例:那些电表、材料、配件按零售价算总共不超400元,加人工费等再添100元,这样,850元的收费中,至少赚取350元的利润。对一家单管的家庭收费,利润率也同样高。
在一种天然的具有一定公共物品性质的“生活资料”上,就从每家拿走数百元,这种好“生意”普天下能找到几个呢?;有的家庭不愿意水表改造,但不交钱就停水,有些住户在提水上楼抗拒一段时间后,还得想办法交上这笔钱。人不能不用水,和“水主”较劲,门都没有。不是这些“抗拒”的人家不交水费,他们只是不愿“换秤”,他们算账后觉得“卖家”的“新秤”太贵了。为“卖家”换“秤”掏许多钱,他们觉得太冤枉,太吃力。
在小便也不免费的地方生活,不敢指望喝水不收费,如果为喝水交点“秤钱”也忍了认了。但这这些企业实在太不像话。以我上面说的交850元的例子算,这些人家原来一年的水费多在百元左右,这一改革、改造、进步,交这850元就相当于原来8年多交的水费。看那些水表改造所用的材料,不出几年就又得“改造”一回,这不是意味着用水方所交费用主要是“买秤”的吗?这不是意味着供水公司从业务收入结构上分析,“卖秤”成了其“主业”吗?
;水表改造的好处,主要是供水公司方便。实现了一户一表的人家,为“户外抄表”付出这么高的代价,绝对不值。我们是离不开水,可是,就因为我们离不开水,你们的秤就这样值钱吗?你们就该这样宰我们吗?
农村扶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