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文学院比较文学专业考研资料之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pdfVIP

北师大文学院比较文学专业考研资料之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 主讲人:张建华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 第一章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第二节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 第三节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第四节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第五节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 第六节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一、什么是文化转型时期 所谓文化转型时期,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 明显产生危机和短裂,同时又进行急剧的重组与更新。西方的 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时期,五四时期。 蒙娜丽莎的微笑 中国壁画魏晋南北朝 五四时期的中国 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二、文化发展的规律与特征 “认同”与 “变 异” 认同:认同,巩固主流文化。如:汉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定于一尊 。 变异:批判和扬弃,形成文化转型期。如: “超女”现象。 [英国]波奈斯库说: “用比较法来获得知识或交流知识,这种方法在某 种意义上说和思维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 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三、文化外求的三种模式 1、外求于他种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借助,汉唐对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的 汲取。 2、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俗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词、曲、白话小说受俗文化的影响。 3、外求于其它学科 弗洛伊德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对文学观念的刷新。 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四、文化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 1、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变。 2、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3、人类思维方式的新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 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的区别: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当代人所阐释的历史。如:赵 树里的 《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剧照 《小二黑结婚》电影海报 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的区别: 现象学将人们的思维模式解构了: 1、现象——本质 2、偶然——必然 3、历史——事件 事件的历史与叙述的历史受制于叙述阐释研究主体。 4、能指——所指 5、中心——边缘 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的区别: 逻辑学范式:浓缩抽象→简略模式→绝对精神 叙述模式:“生→起点→死→神化” (大文本,大叙述) 对现象学范式的总体评价:优点与不足。 第二节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 一、对文化冲突的剖析  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说,其中心是维护美国霸主地位 “西方与非西 方”单边主义。  南联盟的 “科索沃危机”,野蛮袭击我国驻南使馆。  保存并发扬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之幸、人类之幸。( 《二 十二条军规》中印第安人与石油的关系,印第安人保护区,印第安人 部落杀老人,燃烧房子等陋习。  任何优秀文化的发展必然是兼收并蓄,有容乃大。 第二节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 二、世纪末文化危机  1、 “××中心论” 欧洲、美国  2、文化相对主义  3、多元价值观  4、人类文化多样性  5、封闭性、排它性  6、文化危机与科学的挑战呼唤着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亨廷顿简介 亨廷顿 (1927~ )Huntington, Samuel P。美国政治学家。早年就读于 耶鲁大学,后在芝加哥大学与哈佛大学 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历任哈佛大学政府 学讲座教授、国际事务中心主任、政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