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国强,董传万,高善坤,俞仲辉-丹霞地貌.doc

竺国强,董传万,高善坤,俞仲辉-丹霞地貌.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竺国强,董传万,高善坤,俞仲辉-丹霞地貌

浙江新昌主要岩石地貌类型及特征 竺国强1 董传万1 高善坤1 俞仲辉2 (1. 浙江大学地科系, 浙江 杭州 310027; 2. 新昌县风景旅游局, 浙江 新昌 312500) 摘要:岩石地貌是构造地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主要与岩石类型及其特征、所处自然环境(包括内营力环境、外营力环境与气候环境)直接有关。文中简述了新昌山系的特征和地层概况,并对新昌主要岩石地貌类型及其特征进行探讨。新昌岩石地貌类型,包括紫红色砂砾岩形成的丹霞地貌、细粒火山碎屑岩构成的凝灰岩地貌、玄武岩构成的台地地貌,以及火山岩中的柱状节理等地貌景观。 关键词:岩石地貌类型;丹霞地貌;凝灰岩地貌;玄武岩台地;花岗岩石河;浙江新昌 1 概述 岩石地貌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岩石类型及其特征,同时受构造,尤其是断裂构造的控制,并与气候条件、风化剥蚀类型与强度、搬运堆积方式与速度等密切相关。相同的岩石类型,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可形成不同的地貌特征,如花岗岩体有的可形成高矗入云的奇峰,有的经球状风化形成花岗岩石蛋,构成低矮的小丘;不同的岩石类型,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也可以形成各不相同的地貌类型,如某地区石英砂岩和石灰岩地层形成的地貌特征就完全不同,前者形成武陵源地貌,后者形成喀斯特地貌。 我国最常见的岩石地貌类型有石灰岩地貌(喀斯特地貌)、红色砂砾岩地貌(如丹霞地貌)、石英砂岩地貌(如武陵源地貌)、砂岩风蚀地貌(如雅丹地貌)、花岗岩地貌、玄武岩地貌、酸性火山岩地貌、黄土地貌等。 在一个地区,可以发育某种主要地貌类型,如浙江省江山-绍兴断裂带西北部石灰岩地区广泛发育喀斯特地貌,而断裂带东南部燕山晚期大规模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堆积了大片厚度巨大的火山岩,并形成雄伟壮观的奇山秀峰—火山岩地貌。然而,在同一个地区,也可以有不同地貌类型共存或叠置复合,新昌岩石地貌即为这一方面的典型例子。 2 新昌的山系特征与地层概况 新昌地处浙闽低山丘陵地带,分属天台山、四明山山脉,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岭总体走向北北东。由于山体被一系列北西向断裂切割,经风化剥蚀后形成一系列北西向冲沟,成为新昌江、黄泽江上游的主要支流。并导致新昌东部沟与沟之间的山体呈北西向延伸之表象。但如果把800m以上山头圈划出来,依然显示山体沿北北东方向展布,在红旗-长诏-报国一线以西地区,山体至今仍保持着北北东向走势。 新昌境内山脉主要由晚侏罗世(1.6-1.4亿年前)磨石山群和早白垩世(1.13-0.97亿年前)永康群组成。晚侏罗世,由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俯冲速度加剧,浙东沿海地区处于北西-南东方向强烈挤压环境。随着基底北东向、东西向深大断裂的继续活动,岩浆活动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时期,形成大面积分布的酸性火山岩(以流纹岩、火山碎屑岩为主),火山活动间歇期,局部有河湖相粗碎屑岩沉积[1]。 在早白垩世,受北东、北北东、东西及南北向基底断裂活动控制,在浙江东部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新昌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即为其中之一,它接受河湖相粗碎屑岩沉积,其中偶夹少量双峰式火山熔岩或火山碎屑岩。新昌澄潭江以东回山-新昌城关-大市聚一带分布着残存的早白垩世永康群馆头组、朝川组和方岩组。馆头组是一套山间断陷湖盆中形成的浅湖相杂色砂岩、砂砾岩,夹双峰式火山岩(玄武岩和流纹岩并存),在苏秦 - 王家坪 - 回山一带馆头组杂色砂砾岩中保存有大量木化石(新昌南洋杉型木化石新种[2])。朝川组为一套浅湖相-水下河道相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砂岩夹少量砂砾岩、含钙质结核粉砂岩,中部和顶部各夹一层10-30m的凝灰岩;方岩组下段为冲积-洪积扇相为主的大套紫红色厚层块状砾岩,夹薄层状透镜状砂砾岩或粉砂岩,上部为火山爆发空落成因的凝灰岩。 侏罗系和白垩系形成之后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局部地区形成准平原化,致使新第三纪嵊县组(上新世1200~250万年前)的基性熔岩——玄武岩层近水平产出,不整合覆盖在下伏侏罗纪或白垩纪地层之上。另外,在小将-沙溪一带,早白垩世(燕山期)细粒钾长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受断裂控制亦呈北东方向展布。 3 新昌岩石地貌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3.1 丹霞地貌 由红色砂砾岩形成的丹霞地貌[3-6]是新昌最具观赏价值的岩石地貌类型,它由方岩组下段大套紫红色厚层块状砾岩夹薄层状砂砾岩、泥质粉砂岩构成。省级风景名胜区穿岩十九峰即为该地貌的重要代表。这里岩层近南北走向,以10°微向东倾,由于差异风化作用,沿层理发育一系列凹槽或洞穴,深浅不一。深的形成顺层穿洞,如马鞍峰下东西方向的新穿岩洞洞口高2-5m,宽10-16m,洞深18m;浅者凹槽沿层理断续分布在丹崖赤壁露头上,特征十分明显。 红色砂砾岩一般沿断层形成丹崖赤壁,沿几组不同方向垂直裂隙(在平面上常呈X共轭系统)风化剥蚀,形成19个直立的峰丛地貌。自北至南分别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