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的木建筑_迈向永续之路_洪育成
“认识自然,依循自然法则,寻找出恰当的对应。”是永续设计
的基本原则。思考“永续”的议题时,必须超越建筑物本身,以更
宽广的视野来思考整体环境与人及建筑的关系。
台湾有其独特的气候、地形、风貌与植物,不同于日本也不同
于欧洲。在台湾极其珍贵但有限的资源中,如何使建筑与生态体系
共存,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在建筑设计中,有几个关键议题是
我们特别重视的—1) 再生建材 (renewable materials)的使用;2) 与
地形 (topography)之对应;3) 与当地气候 (local climate)之对应;4)
以隐喻 (metaphor)的手法呼应当地的人文特质。第 4项似乎与永续
无关,但却是一种以诗意的方式来表达建筑的作法。我观看上帝常
以他所造的自然万象隐喻他的意念,也常以诗意的手法表达他的思
想,这也影响了我们创作表达的方式。
1 与生态体系共存的关键议题
1.1 再生建材的使用
H2O+CO2经过光合作用变成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 O2。这个碳
水化合物就是我们拿来盖房子所使用的木材。人类科技文明发展至
今,所有人造建材 (砖、混凝土、钢铁、玻璃 )的制造过程都是耗掉
O2,排放出 CO2;但木材的生产过程却能够吸收 CO2,并释放出 O2。
因此,以木材取代钢筋混凝土及钢骨来盖房子,可以大量降低温室
效应。
木材是具有生命的材料,如一切生物一般,有生有死,有枯有
荣。每块木材都记录着它成长岁月的痕迹,春夏秋冬、干旱、暴风
都会在木材的年轮上留下记录。就像人一样,没有两块木材长得一样。
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特性、强度与香味。即使同一树种,长在高山
与长在平地,长在台湾与长在大陆,材质也会有显著的差异。因为
木材具有这种复杂独特的性质,即使在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的今日,
人们还是喜欢用木材来制作家具、建造住屋。尤其是在科技愈发达
的国家,如北欧、美国、日本,愈倾向于使用木材来盖住宅。反而
是发展中的国家,倒是迷恋人造的钢骨、水泥及玻璃等材质。
先进国家在过去 60年来,木构建筑发展未曾停顿。依循自然法
则 (laws of nature)结合尖端建筑科技 (building science)的设计,使得
现代木建筑可因应各种不同气候条件,并满足现代人对居住高品质
的要求,可以在冰天雪地存活,也适用于炎热潮湿的气候;能抵抗
强震,也禁得起台风。在北美,面对多雨潮湿的气候地区,他们更
发展出所谓等压挡雨层 (Pressure Equalized Rain Screen)外墙工法,
使得木建筑成为省能、耐久、永续的绿建筑。
1.2 与地形之对应
台湾介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之间,地壳的运动使得台湾地
形起伏多变。东西海岸之间约 80km之距,就有海岸山脉、纵谷、
中央山脉及西部滨海平原,多变的地形造就了丰盛的生态体系以及
独特的景观风貌。在台湾做设计,我们一直思考如何因应地形变化,
恰当地将建筑融入地貌之中。设计所追求的不只是建筑造型的美感,
更重要的是使建筑可以回应台湾秀美的地形地貌,也同时使建筑与
独特的生态体系共存。
1.3 与当地气候之对应
台湾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多数地区年降雨量都在
1800mm以上,气候潮湿炎热。但因地形关系,也有部分高山地区
属温带气候,例如阿里山、太平山,且因年降雨量可多达 3500mm
以上,温带雨林也同时存在亚热带气候的台湾。在这样独特的气候
条件下设计建筑,需深入了解当地气候状况,才能提出恰当的对应。
在温带气候与亚热带气候建筑设计须有不同对策,面对季风,
何时要挡,何时要引进对流;面对阳光,何时要遮阳,何时要引进
阳光,都须因地制宜。尤其是面对台湾夏日的午后雷阵雨及梅雨季节,
又要挡雨,又要通风对流,建筑的姿态会因此与干燥地区的建筑截
然不同。
台湾的木建筑:迈向永续之路
W ood Architecture in Taiw an: Tow ards Sustainability
[ 洪育成 陈佩瑜 ]
Yu-Cheng Hung, Pei-Yu Chen
作者单位
考工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
2013/05/31
建筑学报 2013 \ 07 特集:可持续设计的创新策略·实践
Special C ollection: Innov ation Strategy in Su stainable D esign Practice
026
3-16-37-C5.INDD 026 2013-8-5 09:13:13
2 案例研究
2.1 南投生态农庄─来自旷野的声音
南投生态农庄 (2001-2003,图 1)设计
中,我们尝试寻找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空间
的塑造应像卷轴式的中国文人山水画,人得
顺着曲折的路径,由不同的时空去体会自然,
溶入自然而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