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地人生的真谛,都在白居易这首诗里
天地人生的真谛,都在白居易这首诗里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白居易《读禅经》
南怀瑾言:唐朝诗人白居易学佛学得蛮好,不算顶好。他把佛学要义变成文学,作了一首诗,这是文字般若哦!他自己并不见得到了这个境界。但是的确作得很好,这是属于文字般若。
思维:彻底开放,才能彻底通达
须知诸相皆非相,
若住无余却有余。
这一句所说,正是《金刚经》的核心主旨,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思维的巨大真相。
《金刚经》的主旨,便是“破相”。“金刚”之名,本为“能破”。经中精华语句,多半围绕“相”而展开。其中最为透彻的一句,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最为严重的一句,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相无相,正道邪路。
这还没完。熟悉《金刚经》的人都知道,佛在此经中说法的方式有一个明显特点,便是一立一破、边立边破,自己说了什么,立即再否定掉。诸如“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这是一种伟大的开示,原因直指经中的八个字——“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哪怕佛亲口所说,亦是相,也要舍。一切破去,一点不留,才是究竟。
所以白居易说“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即使说着诸相,这诸相之念也是相;无余涅槃是最高境界,但若存求得此境界的执念,恰成有余。正如心中老想着解脱,这一念最是困缚;心中老想着自在,这一念最不自在。不求才是道意,不想方为自在。于是《金刚经》言: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有人疑惑,什么都破了,人要以什么为依凭?凡事总得有原则和规矩吧?正是这种念头,迷倒天下人,乃众生不能突破颠倒造作的最大障碍。
佛陀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后的巨大发现,是“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禅宗形容明心见性的境界,叫“自然现前”;佛家还有一个沉甸甸的词语,叫“自然智”;
这些大智者们经过亲身验证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天地间最大的真相——人心在本源层面上,是与天地自然连通的;人心回归到这个层面,便能调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宇宙智慧。那时,还有什么可以困惑你、牵绊你的?你还怕什么无所依凭?
问题是绝大多数人回不到这个层面,回不到则正是因为老想抓住什么,老想有什么作为依靠和凭借,于是只能困死在自己有限的智力里,亲手框死了自己的格局。道家有言“不求而得,求而不得”,真意在此。
境界上不来是因为格局打不开,格局打不开是因为思维受了限。因为思维受限,所以固执成见、划地为牢、故步自封。人之思维乃至一切事情都是如此,不开放则不通达,不通达就如同给自己筑起了一座围着高墙的城,目之所及不见天地广大,只能在暗无天日中撞得头破血流。
如果开放呢?便得自然智——你能够广泛接收世间的各类信息,而不再因一己之喜好或欢迎或拒斥,随之而来的便是不断得到启发、不断拓宽思路、不断丰富认知、不断掘深层次;你能够广泛听取各种人的意见,借他人聪明而为我用,集人间智慧而驭一己之事,焉有不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之理?
人生走向高层次,这是一定绕不开的路。不如此不足以开思维,进而拓宽格局、拉升高度、成就大事。此非人德,乃为天道。
心性:人生最高心法,叫“出得来”
言下忘言一时了,
梦中说梦两重虚。
这一句所说,正是《庄子》的主旨,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人生逍遥的最终奥秘。这一奥秘,便是“忘”。若是一梦,为何不忘?
“言下忘言”与“梦中说梦”,两个典故全部出自《庄子》。《庄子·外物》所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了悟其意,言语尽可忘去;《庄子·齐物论》所谓“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你在做梦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在做梦的;你的梦可能还是梦中的梦,不到醒来永远不知道是梦;那么你怎么知道你自以为真实的人生不是这样一场梦?终究都是一场空,人生和梦又有什么分别?
两个典故,一个谈意,一个说味,明了真意,方知真味。合之,无非就是告诉我们三个字——出得来。
从哪里出?镜花水月的生。到何处去?物我两忘的境。
这又让人想到《金刚经》里最主旨、最经典的那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庄子要的是逍遥,我们抵达不了那样的逍遥,正是因为我们出不来。《庄子·知北游》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们都是天地的过客,却错以为自己是主人。
《红楼梦·好了歌解注》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没有什么比世间的热闹更虚妄,我们却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所谓出得来,就是在红尘的热闹之中,有这样一种出离的清醒。出离的少,或许孤独寂寞冷,如冷水洗面,至少神志不迷。出离得远,远到看不见世间,便是物我两忘、红尘不扰。所谓逍遥,出离便是那仙丹灵药。
纵然庄子的境界太高,我们够不着。这份出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直销成功的二十一法则(PPT).ppt VIP
-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基础知识(约翰克兰).pdf VIP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讲义.pdf VIP
- gdonfiguration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f ma700 program飞机供应商构型管理要求.pdf VIP
- 标准图集-05SS521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图集.pdf VIP
- 活动执行活动策划SOP手册.pdf VIP
- 高考化学 2024年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化学试卷.pdf VIP
- 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讲义.docx VIP
- 全科医学题库带答案1000题.pdf VIP
- GBT《汽车结构耐久性道路模拟台架试验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