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新闻传播-史——“二战”期间的舆论战
;第四章“二战”期间的新闻传播事业;线索梳理;一、法西斯轴心国的新闻宣传;纳粹战时新闻宣传;“新闻是战争的武器。新闻的目的是帮助战争而不是提供信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广播!”
“谎言重复千遍就会成为真理。”(戈培尔);实际做法;“纳粹式”宣传;日本的新闻媒体在欺骗国内民众、宣传军国主义思想,煽动战争情绪、掩盖事实真相、炫耀和夸大战果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日本媒体完全按照军方提供的消息报道,这些报道极力夸大日军的战绩而缩小损失,给日本民众造成了“皇军胜利”的假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狂热;在对内进行欺骗性宣传的同时,日本军部也展开了对外宣传战,这种宣传战主要是通过无线电广播来进行的。
1935年6月,NHK使用英语和日语对北美西部、加拿大西部、夏威夷等日侨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广播
在中国北平、上海、南京等地设立电台,宣传大东亚共荣圈
1942年,在马来亚、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建立广播电台;意大利在战争期间也急剧扩大了对外广播的对象区域,配合军事行动进行法西斯的军国主义宣传,蛊惑人心
法西斯国家这种狂热的战争鼓噪和宣传,具有极大的煽动性。战争期间这些国家的媒体已经成为法西斯战车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零部件”;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新闻宣传;BBC的战时宣传;BBC广播战时宣传的特征: ;⑥避免英国口音,以外国人为对象进行报道,使用谁都能听懂的英语
⑦用各种“短新闻”编辑成“广播新闻专辑”
⑧注重新闻来源和新闻背景
⑨讲求英国风度,体面、客观、有分寸
如:“海军部遗憾地宣布,今天下午在马来半岛海面上,‘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被日本轰炸机击沉
;⑩邀请政治家、领导人发表讲话,激励民心士气;敦刻尔克大撤退; BBC还为反法西斯阵营中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提供讲坛
流亡伦敦的荷兰女王和挪威国王
法国的戴高乐将军(通过广播指挥军事行动,得到了“麦克风将军”的戏称);美国:
“二战”中,美国的新闻媒体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观察家认为,“美国报纸和电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报道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出色最充分的程度”;各新闻媒介的驻外记者和战地记者的报道;《纽约时报》的军事评论、战略分析文章享有很高的声誉,该报记者威廉·劳伦斯目睹原子弹爆炸的唯一见证人和记录者
《芝加哥论坛报》第一个全面报道了苏芬战争、德国入侵挪威及苏德战争的生动场面。
;广播的现场报道;爱德华.默罗(1908——1965);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美国之音;三、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新闻宣传;(3)大力发展军事报刊:
《红星报》、《红海军》+中央军报《斯大林之鹰》、《红色的鹰》
前线:出版前线报:兵团报、军团报、师报、旅报
敌后方:游击队报、敌占区报
;(二)充实军事记者队伍,加强军事报道:
党报记者转到军报或走上前线从事军事报道
作家以军事记者身份奔赴前线
;(三)全力进行抗击侵略、保卫祖国的宣传鼓动
《真理报》
一面旗帜,“最先进的前线报刊”
每日不断号召人民投入战斗,打击敌人,介绍和推广人民斗争的各种形式;宣传内容;2、揭露法西斯的侵略本性和罪行:
批判法西斯的种族主义理论
指出德国入侵苏联是蓄谋已久的
报道德国的战争罪行;3、大力宣传英雄业迹,为苏联人民树立楷模
在报道卫国战争的主要战事的同时,报纸还以大量笔墨介绍为国捐躯的苏联英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4、动员后方加紧生产,支援前线
报纸大力宣传“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广播演说;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总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