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30 世界水利的鼻祖.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记—30 世界水利的鼻祖

PAGE  PAGE 10 世界水利的鼻祖 更刚老夫 1990年11月7日下午,游览四川省都江堰和二王庙。 都江堰,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位于成都市西北约50公里的岷江中游,都江堰市城西,是战国末期(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父子面对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火攻玉垒化为离堆。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将逢雨必涝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有鱼嘴分水坝、飞沙堰溢洪道、离堆引口三大工程,构成了科学的完整的排灌系统,既保证了灌溉,又避免了水患。都江堰,从修建开始,就兼有防洪、灌溉、航运和社会用水等综合效益,位置的适宜,规划的完整,布局的合理,无论在我国古代还是在世界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自修建以来,千古不变,沿用至今,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齐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天府之国富庶的源泉,它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光耀史册,誉满人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的离堆联云:“对面奇峰平地涌,源头活水抱山来。”“花雨红飞云外树,波光绿到水心亭。”道出其地形险要,气势磅礴。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离堆锁峡、金堤夕照、雄关古道、玉垒仙都、寒潭伏龙、笮桥飞虹、玉女仙姿、岷山晓雪、宝瓶春晓等自然景观,与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城隍庙等古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山、水、城、林、堰、桥融为一体的独特风光,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天人合一的千古奇观。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生态性、特色性。 玉女仙姿 安澜索桥,古名“珠浦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上,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始建于宋代以前,是一座名播中外的古索桥,最早称绳桥或 HYPERLINK /wiki/%E7%AB%B9%E6%BB%95 \o 竹滕 \t _blank 竹滕桥,这与它的材料有关。宋淳化元年(990年)改称“评事桥” 。明末毁于战火。  清嘉庆八年(1803年)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俩察看地形,翻阅建桥史料,请教当地水、木工人,报经官府,游说八方募集资金,清嘉庆九年(1804年)五月带领四乡百姓动工建竹索桥。桥尚未完工时,两个樵夫不顾劝阻,顶风过桥,落水丧生。渡口“把头”买通官府,诬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还有一种说法是桥上没有栏杆,有人掉下去了,痛恨何的官府将其逮 HYPERLINK /wiki/%E6%8D%95%E5%A4%84 \o 捕处 捕处死。)何妻强压悲愤,继承夫志,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行人可以安渡狂澜,完成了索桥的修建,全长约500米,行走平安,故名“安栏桥”,后改安澜桥,取不畏波澜,安然过江之意。人们为感激何先德夫妻的功德,又称“夫妻桥”。 没有修建安澜索桥前,民谣有“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之说。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 HYPERLINK /wiki/%E5%AE%89%E6%BE%9C%E7%B4%A2%E6%A1%A5 \o 安澜索桥 \t _blank 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现在的安澜桥,为1974年重建,在鱼嘴处建立外江水闸,把桥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乘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钢筋混凝土桩,桥身也缩为240米。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望岷江滔滔恶浪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二王庙,位于都江堰市百花岭路,坐落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西麓, 前临都江堰,傍山而建,拾级而上,周围苍松翠竹,郁郁葱葱。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时(494~498年)改祀李冰父子,更名“崇德祠”。宋代(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清以后改名“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深淘滩,低作堰¨等,被称为治水三字经。建筑群分布在都江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