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音樂與日常生活批判
PAGE
PAGE 24
流行音樂與日常生活批判
—論流行音樂在當代城市生活的可能性
Popular Music Critiques of everyday life
—the emancipation of popular music in contemporary urban life
小偉
2005年11月28日
序論
如何定位大眾文化產品?
是資本主義附庸?或是具有解放的可能?這在30年代即是重要的議題,在批判學派裡,流行音樂是重要的討論焦點,雖然是以負面的方式被評價。往後,搖滾樂為對象在這個面向上的討論,可說有著豐碩的成果,在這些討論裡,60年代英國次文化論以降所代表具有「文化政治」風格的討論,可說佔了大宗。這些「文化政治」的討論,賦予研究者「再現」特定群體的特權,將音樂的激進意涵連結上特定的群體,音樂成為一種展現群體認同的媒介,這些研究當然為「大眾文化產品或流行音樂的可能性」做出了貢獻,因為它們駁斥了「聆聽流行音樂只是順從資本邏輯」的簡單觀點。不過,這種專家再現式的研究,也由於專家詮釋所隱含的菁英主義而受到批判,而在晚期有了視野更開闊的進展,像在聽眾研究(audience research)裡所具有的一系列進展。
流行音樂在當代的特殊性存在於日常性之中
然而吸引我注意的是,將音樂聚焦在依照特定群體界線劃設下的認同/主體建構,對當代人們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地方性濃厚的「交工樂隊」美學式的政治實踐依然為相關學術界人士所津津樂道,然而,對一般主流群眾而言,他們的音樂頂多是自己眾多唱片裡,一張比較有鄉土味道的作品罷了(可能還沒機會細讀過歌詞),就像我回頭聆聽Bob Dylan的歌,當我聽不懂歌詞,更不懂他唱歌的特定脈絡時,他的歌對現在的我而言,只錄音粗糙卻充滿味道的民謠。我想說的是,豐富多樣的流行音樂,在當代多半是以一種去脈絡化的商品姿態,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都市人繁忙、片斷、喧囂景觀的一部份,音樂在基本的消費層次上依然牽動著人們的個體認同,但,這種認同比較與個體的生活風格層次有關(或者,過去時代的經典,而今頂多換得一些想像的鄉愁,就像是Dylan),如同英國50年代Skin Head 或mod族那種政治抵抗意味濃厚的例子畢竟少數。此時,流行音??對當代社會的重要性會是在哪裡?Frith(2002) ”Music and everyday life”這篇文章給了我一個指
引,就是答案必須在日常生活層次中尋找,因為,如果流行音樂會在當代具有特殊重要性,這會是開始於:「流行音樂已經以一種無孔不入的姿態,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裡」。如果流行音樂在當代的角色有所變化,那麼,過去所討論關於流行音樂解放性的問題,是否也必須重新想像?
簡言之,我想要處裡的議題傳統上是屬於「流行音樂批判」,且其議題脈絡原本應該放在「流行音樂研究」這個跨學科領域下來看,不過此時我想要以日常生活研究裡的「批判取徑」作為我的切入角度,並把研究焦點放在「當代城市生活」,來重新討論這個議題,因此我等於在「日常生活批判」的架構下來討論「流行音樂批判」這個議題。藉由以下問題的引導,我簡單陳述我此次的寫作內容。
為什麼要在「日常生活」領域裡進行「流行音樂批判」?為什麼要刻意討論「當代城市生活」?
以下寫作先從「流行音樂批判」的討論開始談起,我將點出這些討論的方式,忽略了流行音樂在當代的特殊性,並往往將解放性僅僅賦予特定群體;而針對主流大眾的討論,卻又常將解放性歸結在音樂及歌手文本的詮釋上,抹去主流閱聽大眾其真實經驗的重要性。接著我藉由引介Featherstone關於後現代性下「日常生活美學化」的理解,來點出音樂對於當代城市生活的普遍介入這個事實,我並且主張,流行音樂在當代社會的特殊性,正在於它已細膩地介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成為當代城市現代性的一部份。因此在當代,流行音樂已然以某種姿態與城市主流大眾產生聯繫,也因此,有必要針對「當代城市生活」來重新進行「流行音樂批判」(在這裡我也會初步界定我所謂的「流行音樂」以及「解放性」)。
為什麼要用日常生活研究裡的「批判取徑」來批判流行音樂?
接著,我開始把討論焦點轉移到「日常生活」,藉由對「日常生活」進行歷史考察,我將表明何以必須對日常生活採取「批判取徑」,而後我進入”日常生活批判研究”知識論取徑的討論,引介並分析不同取徑它們批判以及解放的概念,這也是我此次文獻回顧的重點,藉此建立我未來研究將採取的知識論立場。我將指出本研究以這個取徑來進行「流行音樂批判」是適當的,我甚至主張:在當代,流行音樂批判應當置放在更大的日常生活批判計畫之下。因為,流行音樂的”收編/抵抗”問題,其實也正是(且含納在)資本主義現代性邏輯,在日常生活領域所呈現出的”支配/抵抗”問題。
描繪未來研究之理論架構雛形
藉由文獻回顧結果,我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