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变形——沉降,位移
沉降观测基准——高程控制网
位移观测基准——平面控制网
每隔一定时期,重复测量控制点、观测点
计算相邻两次测量的变形量及累积变形量
确定建筑物的变形值和分析变形规律
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进行。;13.1 建筑变形测量的一般规定
1) 基本要求
(1) 反映建、构筑物及场地变形程度,变形趋势
(2) 由变形类型、测量目的、任务要求及测区条件
进行施测方案设计
2) 变形测量实施程序与要求
(1) 按测定沉降或位移的要求
选定测量点,埋设相应标石、标志
建立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或三维控制网
(2) 按确定观测周期与总次数,观测监测网
新建大型和重要建筑,应从施工开始进行系统观测
直至变形达到规定的稳定程度为止。;(3) 及时处理各周期观测成果
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
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重要监测成果,进行变形分析,预报变形趋势
3) 设置变形测量点的要求
变形测量点——控制点、观测点
控制点——基准点,工作基点,联系点,检核点,定向点
符合下列要求:
(1) 基准点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
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查、检验
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2) 工作基点设在靠近观测目标
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
测定总体变形的工作基点,按两层次布网观测时
用基准点或检核点对其进行稳定性检测
(3) 基准点与工作基点间需连接时,应布设联系点
(4) 需单独进行稳定性检查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
设检核点,点位成组地选设在稳定位置处
(5) 需定向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布设定向点
选择稳定且符合照准要求的点位作为定向点
(6) 观测点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可从工作基点或邻近的基准点
和其他工作点对其进行观测。;4) 建筑变形测量的精度等级;5) 建筑变形测量周期
(1) 单一层次布网
观测点与控制点按变形观测周期一起观测
两层次布网
观测点及联测控制点按变形观测周期观测
控制网部分按复测周期观测
(2) 变形观测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变化过程
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
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大小及外界因素影响确定
观测中发现变形异常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3) 控制网复测周期由测量目的和点位稳定情况确定
一般宜每半年复测一次
施工中应适当缩短观测时间间隔
点位稳定后可适当延长观测时间间隔
复测成果或检测成果出现异常
受地震、洪水、台风、爆破影响时,应及时复测
(4) 首次观测应适当增加观测量,提高初始值可靠性
(5) 不同周期观测时
宜采用相同的观测网形和观测方法
使用相同类型测量仪器。;13.2 沉降观测
基准——高程控制网
建筑物下沉原因——上部结构逐步建成
地基荷载逐步增加,是逐渐产生的
延续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相当长一段时期
建筑物沉降观测——按沉降产生规律进行
沉降观测基准——高程控制网
专用水准点——距建筑物一定远,基础稳固,便于观测沉降观测点——建筑物上能反映沉降情况位置设置
观测——根据上部荷载加载情况,每隔一定时期
观测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间高差一次
据此计算与分析建筑物的沉降规律。;1) 专用水准点的设置
专用水准点——水准基点、工作基点
每测区水准基点数3
小测区,确认点位稳定可靠,水准基点数3个
连同工作基点不2个
水准基点标石埋设在基岩层、原状土层
建筑区内
点位与邻近建筑物距离建筑物基础最大宽度2倍
标石埋深应邻近建筑物基础深度
建筑物内部点位
标石埋深地基土压层深度;工作基点位置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
建筑物基础深度1.5~2.0倍
工作基点、联系点
设置在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墙体或基础上
水准标石埋设后,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
稳定期一般15天;2)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建筑物布点——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
结合地质情况、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位置:
(1) 建筑物四角、大转角
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交接处两侧;(3) 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
人工与天然地基接壤,不同结构分界及填挖方分界处
(4) 宽度≥15m或<15m,地质复杂,膨胀土地区建筑物
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
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部位及基础下暗浜(沟)处
(6) 框架结构建筑物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 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 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 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
布点点数≥4个;3) 高差观测
(1) 水准网布设
建筑物较少测区,水准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许昌市2025年某中学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英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大型泵站工程运行管理实施方案.docx
-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4-2:“4 组织及环境-4.2理解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2024A1-雷泽佳).docx VIP
- 医疗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数据标注指南.docx
- SH∕T 3543-201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 非正式版.pdf VIP
- 中国专利法详解读书重点笔记.doc VIP
- 2026届高考语文背诵诗词补充:《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x VIP
- 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完整版).doc
- 关于夏天的课件.pptx VIP
- 2025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