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谈物理高考总复习》 陈龙法
PAGE
PAGE 16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谈物理高考总复习
陈龙法
E-mail:clfss@126.com
(PPT文本)
一、物理高考究竟考什么?
高考命题奉行的原则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能力
问题是——哪些知识是高考要考的“基础知识”?如何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能力?高考到底能考哪些能力?如何命题才能考这些能力?
从理论上说,考试能考各种能力,但内容须是非限定的,形式须是多样的。而高考所能考的能力十分有限,这是因为它受到下列三方面的限制。
首先是考试内容的限制。“命题范围不超出中学教学大纲,试题内容的要求不超过中学所用统编教材所能达到的程度。”这已成为历年高考命题的铁律。从1984年起,教育部年年发高考命题若干问题通知;高考命题的知识范围可以由中学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但运用这些知识,即考能力的水平或试题难度,是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决定不了的,因而1991年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年年出《考试说明》;2004年开始高考实行“统一考试,分省命题”,为严格统一考试标准,教育部考试中心年年颁布《考试大纲》。我国高考由于竞争激烈,若没有大纲或命题超纲,可能使学生负担更重,不可取。但若拘泥于大纲,则可能使考生的能力得不到训练,本应是训练的能力却被异化成死的知识,学生的头脑充满了这种死知识——这是学习负担重、创新精神差、能力低的重要原因。因此,1999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一项重大措施,即高考命题“既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这是全国统考五十多年来命题原则的重大改革。然而,因种种原因,这个原则尚未及认真执行,就被废除了。
其次是考试形式。现行高考一年只有一次笔试,这使得再丰富的内容,再复杂的情景,也只限于用笔在纸上表达出来,各种“实践”、“实验”也只能是写出来的。
第三是考试规模大。无论全国统考,还是省、直辖市统考,考生都是几百万、几十万、几万,为了保证对全体考生公平,绝不能出现“偏差”性的试题??不能没有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而且必须严格控制误差。在这种情况下,考生答案难有创新之处,试题、答案须是对全国(省市)通用的、共性的。
而且,高考的作用在于测量考生中哪些人达到了高等学校择优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测量考生有哪些特长的考试。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必然有种种“弊端”,人们要求高考必须改革,但是另一方面,高考作为体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形式,改革又必须慎之又慎。自“八五”以来,围绕高考改革进行了长期的课题研究和科研试验。
☆ 理科综合的高考命题经历的三个阶段——改革试验期(2000-2001)、改进发展期(2002-2003)、稳定成熟期(2004-2006)
☆ 教育部考试中心物理学科高考命题研究过程:
“八五”课题——题型功能、能力要求与难度、区分度控制研究
“九五”课题——高考物理学科试卷的能力结构效度研究
“十五”课题——物理学科高考命题如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 “八五”课题结论:
1.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解答题各有优点,但论述解答题相对较优,宜配搭使用.
2.目前高考的形式对能力要求有较大的限制,比较适合五种能力的考查.
3.高考的主要功能是为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因此更注重的是试题的区分度,但难度宜控制在0.55左右.
(2006年福建省理工类高考考生总数149707人,缺考1339人,按实考人数统计,高考总分平均分429.97,难度系数0.5733.理综平均分151.67,难度系数0.506,其中物理平均分53.50,难度系数0.5733)
☆“九五”课题结论:
1.试题的能力层次的主要相关因素:题型、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物理情景(包括文字表达及设问方式)、需要的数学及文字工具的复杂程度。
2.物理学科高考比较适合五种能力的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实验能力),考生要做好物理试题主要需要三方面的能力,一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二是思维的想象、推理与分析综合能力,三是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试卷能力要求的描述性模型:将题型、知识、情景和工具作为试题能力要求的四个维度,先将试题按题型分为两大类,再按后三个维度的复杂程度将试卷的能力要求组合成五个逐步提高的层次。
不同层次试题的特征
试题层次知识问题情景数学工具第一层次知道 简单简单简单第二层次(1)知道 简单简单较复杂(2)知道 简单较复杂简单第三层次(1)理解 知识面广简单复杂(2)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毒理学教案》.doc VIP
- 组织设计的跨部门整合与协同.pptx VIP
- 2024年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VIP
- CQI-30橡胶加工系统评估表(2022第1版Excel格式).xlsx
- 弯曲剪应力公式推导.ppt
- 音乐喷泉控制系统MFTPRO使用说明手册.docx VIP
- 1.1.1第2课时表示集合的方法 课件 (共48张PPT)(2024) 高中数学湘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电动单梁起重机自检记录.docx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电子表格的创建与编辑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总结一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