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自然概.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自然概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自然概况 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正北部,地处东经111°17′—112°25′,北纬42°55′—43°53′,,东西南三面与美丽富饶的苏尼特草原相邻,北与蒙古国东戈壁省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是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唯一铁路口岸。市区距中蒙边境线仅4.5公里,是我国的北大门。二连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计划单列市, 总面积4015平方公里,现建成城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万人左右,夏季高峰期最多可达10万人,其中有市籍户口近2万人。居住着汉、蒙、回、满、朝鲜等八个民族。 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11100。代码:152501。区号:0479。拼音:Erlianhaote Shi。 【行政区划】设乌兰、东城、锡林三个街道办事处(辖14个社区居委会)和赛乌素科技园区、格日勒敖都苏木(辖4个牧业嘎查和1个生态移民区)。 【历史沿革】1966年设市。市名得自境内额仁淖尔盐地。“二连”系“额仁”的不同译音,意为有花纹的。“浩特”,蒙语,意为城市。 二连浩特在辽时属托州地,金时为蒙古各部落游牧之地,元时属中书省上都路,北元时属察哈尔部苏尼特鄂托克,清崇德七年开始属苏尼特右旗,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二连盐池西北坡设立“伊林”驿站。光绪十五年(1899年),清廷架通了库仑(乌兰巴托)-张家口一线的电话线,又设电报局,并将该地标入了当时出版的地图集,名曰“二连”。民国七年(1918年)二连盐池成为张家口至库仑汽车运输线上的一个站点,站名“滂北”。   二连浩特市是随着集宁-二连国际铁路的建设而建立。1956年1月,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铁路联运线开通,以二连车站为中心的建筑群变成为二连浩特的雏形。1956年4月,锡林郭勒公署决定成立二连镇,隶属苏尼特右旗。1957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二连镇升格为准县级,改名“二连浩特”,隶属锡林郭勒盟。196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196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决定,二连浩特市划归乌兰察布盟管辖。1980年5月重新划回锡林郭勒盟。1985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二连浩特升格为准地级市;1985年6月,国务正式批准二连浩特市为甲类开放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13个沿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交通状况】 二连浩特交通比较发达,以二连为终点的集二铁路与集通、京包、京山和包兰铁路相接,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同时还可通过二连抵达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公路运输更是四通八达,从二连乘班车可直达北京、天津、石家庄、大同、张家口、呼和浩特等 10 个大中城市。 1992 年开通二连到蒙古国扎门乌德国际公路客货联运,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济贸易的繁荣与发展。另外,二连市目前正在拟建旅游支线飞机场,前期调研及论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市区至恐龙遗址的砂石路已经开通; 208 国道赛汗塔拉至二连浩特段将于明年开工建设;二连浩特市至广西河口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中,目前已开工建设,这些国道的全线贯通将进一步促进口岸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地形地貌】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阴山山脉以北的层状高原区。地势较为平坦,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拨910~1000米(市区964.8米),地势总走向南高北低,地形平坦。市区于二连盆地沉积带西缘,基本轮廓奠定于第四纪延续到三迭纪、白垩纪,土质以淡栗钙土夹沙砾土为主。区内有零星洼地,季节性积水。 赛乌素东南的“那仁绍荣”、“哈日陶勒盖”为最高,海拔1016米,市区附近的“布朗音推饶木”南架子山为次高,海拔964.3米,“额仁诺尔”为最低,海拔900米。 【气候资源】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干旱荒漠草原性气候,气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漫长风雪少,春季干燥少雨风沙多,夏季干热降雨少,秋季天高气爽霜来早。年平均气温5.1℃,一月平均气温-16.2℃,极端最低气温-29.7℃,七月平均气温25.7℃,极端最高气温39.0℃。结冰期8个月,境内烤火期7个月。年日照时数3356.8小时,日照率76%。霜冻出现早,最早9月末出现,最晚5月末结束,无霜期仅121天左右。雨水分布不均,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年际雨量变化大,平均降水量139.5毫米(1996年降水量最多256.9毫米,2001年降水量最少39.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695毫米,常年盛行偏西风,年平均风速4.1米/秒。 自然灾害? 主要受旱灾影响严重,降水量年季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基本属于“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其次是雪灾(白灾)、寒潮、霜冻、干热风及风灾等自然灾害常有发生,给农牧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1962年旱情严重,当年发放救济费12300元。1981年8月1日,连降大雨,赛乌苏农场受灾,淹没大井4眼,柴油机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