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皮-菜叶混合垃圾蚯蚓堆制处理.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皮-菜叶混合垃圾蚯蚓堆制处理

果皮、菜叶混合垃圾的蚯蚓堆制处理 摘 要: 采自南京市卫岗菜市场的果皮、菜叶,加入不同比例木屑调节碳氮比和水分含量后,接种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进行室内堆制处理。研究了适宜的水分含量、接种密度和温度条件下,蚯蚓的生长和繁殖特性以及堆制产物的化学性状。结果表明:蚯蚓堆制处理明显加速了有机质的矿化,促进了有机物料的降解;提高了堆制产物全氮含量,降低了堆制产物有机碳含量和C/N。木屑的加入虽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蚯蚓的生长、繁殖,但是25%木屑和40%木屑的堆制处理赤子爱胜蚓生长良好,繁殖较旺盛。相关分析表明,接种蚯蚓和加入40%木屑对促进果皮、菜叶垃圾的降解以及提高和改善其化学性状是有效的、可行的,有利于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关键词: 蚯蚓堆制处理;赤子爱胜蚓;果皮、菜叶混合垃圾;木屑 中图分类号: Q958.11;X705 文献标识码:A 水果、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认识的提高,人们对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果皮和丢弃的菜叶的量也迅速增长,在生活垃圾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中的小部分被用于饲养家禽,大部分则与其它的废弃物一起运至垃圾场填埋。由于果皮、菜叶含有丰富的养分,在经过堆制后可以以有机肥料的形式施入土壤,减少化肥的用量,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但是传统的堆肥方式分散、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而肥效低,堆肥规模化生产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1]。因此有机废弃物的蚯蚓堆制处理(vermicomposting)[2-3]就应运而生了,根据蚯蚓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促进有机物质分解转化的功能而在垃圾发酵处理(compostin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主要针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和农业有机垃圾的生物处理技术。在该过程中蚯蚓不仅能促进微生物的活性,并且以其独特的生态学功能,与环境中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加速了垃圾中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达到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同时能有效除去或抑制堆制过程中产生的臭味[4-7]。果皮、菜叶的蚯蚓堆制处理会产生双重效益:一方面,废弃物转化成了较高质量有机肥;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达到消除二次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中物质良性循环的目的[8-9]。 本研究旨在探讨蚯蚓在果皮、菜叶和木屑混合堆制处理中的生长和繁殖情况,明确蚯蚓在堆制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初步评价堆制产物的化学性状,筛选出果皮、菜叶与木屑的最优比例组合,为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果皮、菜叶等有机废弃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1.1 供试蚯蚓 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由南京市大厂区长芦镇蚯蚓养殖场提供。 1.1.2 供试有机物料 蚓粪:为南京农业大学奶牛场的新鲜牛粪经蚯蚓堆制处理后的产物,挑出蚯蚓与蚓茧,自然风干,过2 mm筛,备用。 果皮、菜叶:取自南京市卫岗菜市场,均为新鲜样品。 木屑:取自南京农业大学后勤木工厂,风干过5 mm筛,备用。 供试有机物料的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表1 供试有机物料的基本理化性质 试验材料含水量/ (g·kg-1)pH有机碳/ (g·kg-1)全氮/ (g·kg-1)C/N菜叶1)928.35.82597.9738.1615.7果皮2)872.74.35155.945.8926.5木屑71.77.16374.980.63595.1蚓粪553.67.37665.0738.1917.4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上口直径为28cm,下底直径为20cm,高20cm,底部有透水孔的塑料钵,底部放有细纱网防止蚯蚓逃逸。每钵内放蚓粪500g(干重),并接种大小相当且处于生殖期的蚯蚓40条[10-11],总生物量在7.5g左右。蚓粪上面放有粗纱网(孔径5 mm),以便于分离垃圾,且蚯蚓可以自由穿过。按不同处理加200g(干重)的果皮、菜叶和木屑混合物于粗纱网上,在钵口蒙上细纱布,防止蚯蚓逃逸。试验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共32盆。于室内阴暗处培养,控制水分含量在600g·kg-1~800g·kg-1,温度控制在22℃~28℃左右[12-13]。具体试验处理见表2。 表2 试验各处理初始物料的含量 处 理 蚓 粪/ (g)果皮、菜叶2)/ (g)木 屑/ (g) C/N6)未加木屑(100% GC3))500 200(100)1)016.225%木屑(75% GC+25%MX4))500150(75)50 (25)20.240%木屑(60%GC+40%MX)500120(60)80 (40)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