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葛兰西的实践哲学.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第四讲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和无产阶级革命;一、葛兰西生平(1891-1937)简介 1891年1月23日,葛兰西生于意大利撒丁岛一个小职员家庭,家境贫寒,靠勤工和奖学金读完都灵大学。在大学期间,1913年他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大学毕业后,担任都灵社会周报《人民呼声报》主编。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葛兰西响应列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发动都灵工人举行反战武装起义,在工人中赢得威望,被选为社会党都灵支部书记。 大战结束后,意大利革命运动空前高涨,工人和农民决心要走“俄国人道路”。1921年1月21日意大利共产党成立。葛兰西是党的创始人之一。1922年5月,葛兰西作为意共代表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书记。 ; 1922年10月,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在意大利夺取了国家政权。由于在1924年被选入意大利议会,葛兰西受共产国际委派回国领导意共开展反法西斯斗争,他致力于把意大利共产党从其早期的宗派主义改造成为一个扎根于群众运动的政党而斗争。1926年11月不幸被捕,并被判20多年的徒刑。他在法庭上对法西斯分子义正词严地说:“你们把意大利引向毁灭,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挽救它。”在监狱中,虽遭百般折磨,他仍以坚强的意志研究革命理论,他曾写道,他在监狱中从事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功能进行考察。葛兰西在狱中写札记并从事各种专题的创作,这些作品受到监狱官的检查,而且可利用的资料也零星不全,但他最后竟写出32本《狱中札记》,这是意大利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1937年4月27日,葛兰西这位坚强的战士在法西斯狱中与世长辞。 ; 1948-1951 年,《狱中札记》在都灵由艾伊纳乌迪出版社按内容分 6 卷陆续出版,分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克罗齐的哲学》、《知识分子和文化组织》、《民族复兴运动》、《关于马基雅维利、政治与现代国家的笔记》、《文学和民族生活》及《过去和现在》。从 1954 年开始,葛兰西的早期著作——《青年时期著作集( 1914-1918 )》、《防波堤下( 1916-1920 )》、《新秩序( 1919-1920 )》、《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1921-1922 )》和《共产党的建设( 1923-1926 )》也先后编辑出版。 ; 随着葛兰西著作的出版,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西方掀起了“葛兰西热”。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严峻形势下,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和领导权理论更加受到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的重视。因为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葛兰西就对苏联的官方哲学和政治体制进行过分析和批判,他强调“回归马克思”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的札记是一位身陷囹圄的共产主义战士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独立思考。 ; 社会主义革命与变革 葛兰西对于落后的农民文化和工业城市的体验,影响了他的观点的形成,即认为在意大利从事任何社会主义革命,都要具备一种全民的观点,并且必须使工人阶级和农民结成联盟。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贯串着这样的主题,即工人阶级必须摆脱它的集团利益,同时必须强调文化和思想意识所具有的政治作用。 葛兰西欢呼十月革命的成功,认为这场革命是由社会群众而不是由一些精英人物所实现的社会变革的范例,他还认为这场革命说明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所读到的东西已失效,因为这些东西可能提示人们革命要等到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充分发展以后才能实现。在他的著作中,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被定义为民主管理的扩大。 ;二、葛兰西所理解的实践哲学 实践哲学,在康德等近代人那里,实践哲学指的是合理化安排世俗生活的哲学探讨。马克思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确立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本质,它的最重要的基础表现为人类的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自拉布里奥拉以来,人们喜欢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实践哲学。 ; 葛兰西用“实践哲学”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对实践哲学的论述是从说明马克思和列宁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出发的。他认为,从马克思到列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和由科学到行动”两个阶段。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就是人类的思想理性和社会意愿从一种空想转变为探寻社会历史实践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质就是社会历史的实践性;更重要的是,列宁第一次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在地发生在一定的土地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走下神坛,走向了客观实践,从科学实现为行动。; 葛兰西承认实践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客观物质活动,但他又认为仅仅看到实践的客观性是不够的,绝不能简单地将实践解释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